走到缅甸的腊戍,全程行走真正滇缅公路的心愿终于实现。接下来,沿着高速公路,风驰电掣,回到昆明。盘算2年之久的滇缅公路自驾游计划,圆满结束。该全面盘点一下了。
首先盘点路——颇有乐趣、值得推荐的自驾游线路。
这次出游的主题是滇缅公路,所以,首先盘点一下这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公路。对于从昆明到腊戍,全程走完这条路的我来说,最想说的2句话是:第一,这是一条值得向更多人推荐的自驾游线路,不仅沿途风景很好,一路上历史遗迹、古代村落、民族风情皆备,白族美食、傣族美食、缅甸风味为旅行增添了不少乐趣,更重要的是,这条路中的有2段极佳的路段。第二,这条路真应该列入国家文物保护目录,把它永久地、按照现状保留下去。不必重新铺装,不要更改路线,更不要架设新的桥梁,虽然,滇缅公路上的弹石路段,并非抗胀时期的原物,而是在三四十年前重新修整过,但总比柏油路好,起码有些历史感。
不少人走到松山时,面对惠通桥东西两侧山坡上几十公里的弹石路段激动不已,说这是抗战时期的原物,但是,当我沿着杭瑞高速返回昆明,路过潞江坝休息区时,看到休息区里有个公路展览馆,里面陈列着一台压力机,说明牌上写着,这台机器曾在70年代、80年代,用于重铺滇缅公路怒江两岸的路段。由此可以得知,惠通桥两岸的弹石路,并非抗战时期的原物。
说到这儿顺便说一句,建议所有沿着杭瑞高速往东走的朋友,经过潞江坝休息区时,进去参观一下。这个服务区有个公路展览馆,保存着抗战时期行走在滇缅公路上的卡车,以及美军的威利斯越野车和推土机,此外还有霁虹桥碑刻,都是原物。年我驾驶海马S7寻访远征军遗迹时,路过澜沧江曾希望看看这座“西南第一桥”的碑刻,但没看见,想不到被搬到这里来了。
这几年,重走滇缅公路的人并不少,但严格按照抗战时期的路线,走完全程的人,恐怕不多。我之所以想如此费力地走一遍,主要是因为看到了曾昭轮教授的《缅边日记》,由于日记中详细记录着沿途地名、公里数、海拔,使得我寻找真正滇缅公路,并沿着它行走,成为可能。由于沿途需要不断寻找、记录,再加上滇西正值雨季,人迹罕至的路段,基本都是泥浆,一天能走上几十公里,就算不错了——在泥泞中艰难行进时,想到年中国远征军进攻滇西时的艰难,尤其是仰攻高黎贡时的艰难,那些军人值得后人永远敬佩、缅怀。虽然从理智的角度,我在日记中数次批评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表现,尤其是动辄后撤百里的胆怯之举,但我丝毫没有贬低抗日军人的打算,我也根本没这个资格——换成我上战场,我可能还不如这些英雄呢。
为了让旅行更有意义,沿途参照《缅边日记》的数据记录,进行了再一次的记录,以此进行对照。如果曾教授的后人授权,我倒是很希望将此行的日记,与曾教授作于年的日记,进行横向对比——路线完全相同,时间相距74年,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下表是将年曾教授的记录,与年我的记录,进行的汇总(部分内容)。根据资料记载,滇缅公路全长公里,国内段公里。年曾教授记录国内段为公里,年我的记录是公里,全程为公里。比较接近。至于海拔测量,我记录的数据与曾教授的数据总有些差异,我用的是佳明(GARMIN)的SUMMIT手持机,不知道这台小机器的误差究竟是多少。
曾教授在《缅边日记》中的记载与此次旅行记录对比
地名
年公里数
年海拔
年公里数
年海拔
车家壁13.4公里米12.9公里米一平浪公里米公里米楚雄公里米公里米云南驿公里米公里米下关
公里
米
公里
米
胜备桥
公里
米
公里
米
铁丝窝
公里
米
公里
米
永平
公里
0米
公里
米
功果桥
公里
米
公里
米
保山
公里
米
公里
米
惠通桥
公里
米
公里
米
龙陵
公里
米
公里
米
芒市
公里
米
公里
米
黑山门
公里
1米
公里
米
畹町
公里
米
公里
米
腊戍曾教授未行走缅甸段的滇缅公路公里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