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桂花树,曾年入600万,如今却只有8

在我们平常吃的月饼当中,有一种特殊的月饼,馅里加了桂花,吃起来有特殊的香味。

在四川省泸州市有一位桂花种植大户刘小峰,他拥有10万株树苗的规划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桂花开始从自然走向了人工培育,并慢慢被市场接受,曾火热一时。

在泸州市龙车镇,有一棵树冠直径十米、树干直径40cm的朱砂丹桂,花开了70年,一代又一代的人陪伴着花开花落。年,有人出万元买这棵树,但当时家人都很反对,舍不得卖。这棵树是刘父小时候种植,现在已经移栽到自己院子中间,开花时间,常有游人驻足观看。

大约是在十年前,桂花市场还十分火热,刘小峰以这棵桂树王作为母体,采用扦插嫁接等手段,种植出了一大片朱砂桂。在年的时候,村里的桂花树卖的最好,树苗一米左右,树干直径四公分的苗,一棵就能卖出元,直径5公分就能卖出元。销售最旺的一年,他家靠着卖桂花树,一年就有多万元的收入。

除了当地种植户搭上了桂花这趟高铁,还有当地旅游经济,也受益匪浅。政府将桂花列入优势产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政府搭台,种植户唱戏,采用公司+基地+业主发展模式,年总产值已超7个亿,泸州龙车镇也将桂花作为全镇特色产业进行打造,规划2万亩核心种植基地,同时打造了覆盖0亩桂花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但是受市场规律影响,任何产品都不可能一直红下去,在年的时候,桂花遭遇了寒冬。买桂花树苗主要的是房地产商,用作景观打造,也有少部分用桂花作为路边行道树。当年靠培育桂花苗的刘小峰也发了财,可能由于年后买房的人变少了,桂花树销售量也急剧减少,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什么起色,虽然基地树苗每年都在售出,但现在年收入已减少到80万元左右。如今,刘小峰基地还有10万株苗,桂花有价无市,只能希望树苗能够早些售出。

村里其他种植户也一样,原来村里一组几十亩土地都种植了桂花树,但树苗卖不出去,还占了土地,村民就把树全部砍了,重新种上了玉米和蔬菜。市场的不景气,农户们逐渐缩小了桂花的种植面积,在农户们看来,桂花苗市场已经供过于求了。

在泸州市风景园林管理局调研员李玉州看来,桂花销售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市场需求一直都在,桂花树是乔木,它和季节花卉不同,树苗种下之后,生长周期很长,在桂花生长任一阶段,都是可以进行销售。目前,各地城市还在不断外拓,人们的生活圈也不断扩大,新建的公园,道路,楼盘对桂花树都有需求。

种植户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去坚持,桂花树如果几年都卖不出去,见不到收益,他们就会砍掉桂花树种上其他作物,因为这片地可能是他们的全部经济来源。但是经过延长桂花产业链,对桂花精加工,不妨又是一条新的出路。

刘小峰种植基地扩大的同时,也办起了农家乐,去年用桂花制作斤桂花酒,购买者络绎不绝,今年表示制作斤,估计也不够销售,同时,他还用桂花腌制桂花糖。同样,以桂花闻名的马村村民,靠着新型的销售手段,利用朋友圈和电商推广,中秋节可以卖出多个自制桂花饼。平日里,还有桂花黄粑、桂花粽子等产品销售。

如今,村里除了桂花树,还种植了腊梅、桃花等其他树种,以桂花为特色,多元发展,不盲目扩种,做到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yh/10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