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中考临近家长如何做才能真正助力孩子考出好成绩》
海城市教育局海城市教育今天
距离中考还有11天
教师简介崔丽娜,立山区心理健康教研员,国家二级咨询师,沙盘游戏师,中级催眠治疗师,鞍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擅长用沙盘游戏、卡牌等艺术形式解决儿童的人际交往、入学适应问题、胆小、紧张、恐惧等情绪问题、拖拉、多动、攻击等行为问题;元认知解决初高中学生厌学、偏科、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等学习障碍,咨询时长达小时以上。
课程简介中考临近家长如何做才能助力孩子考出好成绩?
亲爱的考生家长们大家好!
距离中考只有一周的时间了,很多孩子陷入焦虑情绪中,家长的心也随着孩子跌宕起伏,害怕孩子考试失常,希望在这个时间能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助力,那么家长究竟如何做才能助力孩子考出好成绩?崔老师经过多年的中高考解压经验从影响考试成绩三个因素实力、心态、方法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
考试成绩决定性因素就是实力。那么就剩不到一周时间了,如何在短时间内给孩子拔拔高呢,家长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造愉悦氛围让孩子高效复习
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研究证明,一个人在积极愉悦情绪下学习效率是平时的1到5倍,所以家长当前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学习时保持愉悦。要想保证孩子愉悦家长自己首先做到悦,因为消极情绪15分钟就会传染给别人,所以一旦有焦虑情绪会不自觉地投射给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紧张。有个中考学生和我说:“别看我妈嘴上说的好,考啥样都行,尽力就可以。但是当我模考成绩出来时比我还紧张,成绩不理想她就唉声叹气,本来我就挺烦的,一看到她这样我更烦。”孩子是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欣赏的,当她发现家长过高期望自己做不到时就着急,发现自己让家长失望时她也失去了信心,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多疑,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家长如果觉察到自己焦虑了,就要马上远离孩子,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如找闺蜜聊聊天,做个美容啊,情绪好了再到孩子身边。
二、用莫扎特音乐促进孩子记忆。
年,美国神经科学家罗谢等人发现,大学生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他们在新研究中发现,听了莫扎特奏鸣曲的大鼠,其大脑海马区内刺激和改变脑细胞联系的几种基因的活跃水平有明显提高。这些基因分别负责生成一种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化学物质。所有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习时听听《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等。三、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轻松记忆。
有很多孩子觉得快要考试了,时间不够用简直拼了,晚上不睡觉,拼命学习。实际这种打乱生物钟乱来的行为只会使得大脑变得越来越混乱。如果大量信息突然之间涌入,会使遗忘变得更加快。所以千万不要不要让孩子试图猛地突击一下,而是应该尽量把这些知识分散在不同的时间里边。家长也不要和其他学生比熬夜,对于熬夜学习的孩子家长要督促孩子早休息,把生物钟调成考试时间最佳状态。脑科学研究表明,睡眠是参与学习活动的。有位科学家说过,“前一晚上还没解决的难题,第二天已经被睡眠委员会解决了。”所以“要学好,先睡饱。”睡觉不仅能让我们恢复精气神,也能把白天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有利于考试时的提取。
四、利用狮子记忆法增强孩子记忆力。
狮子记忆法第一个因素叫饥饿。狮子在饿的时候,大脑马上就变得特别活跃,人在饥饿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饥饿产生的激素会刺激海马体,从而产生LTP,跟我们用电极去刺激海马体是一样的。所以背东西最有效的时间是在饭前,最饿的时间是他记忆力最强的时间,在开饭前可以背古诗、背英语单词。第二个就是走动的时候,狮子捕食的时候要来回走。所以学霸们早上起来,喜欢在小树林里背单词。哪怕你不走,你在公交车上坐着晃就像像狮子一样在“觅食”,有助于记忆。第三个就是寒冷,冷的时候会有生存危机,更容易记忆。近几天天气炎热,一定要做好通风,让孩子稍微有点冷的感觉,能够刺激大脑更强地记忆。
五、用考试形式复习更有利于巩固记忆。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说把错题都改喽,就相当于只纠错的这部分。但是真正的考试不只考你上次错的那部分,考试要考全部。因此做题要全做,每做一次就巩固一次。那么考试是什么呢?考试就是输出。每天背诵叫输入;拿笔去写字、答题叫输出。人的大脑更重视输出,在输出的方面考什么,才是你的大脑真的会记住的核心要素。一个人如果在考场上想不起来一个知识,他的大脑海马体就会有一种感觉,觉得这件事就是生死存亡的,很重要一定要记得更牢。所以复习的时候让孩子当成考试来做,形成一种考试的心态,更有利于知识的长时记忆。
关于高效学习方法很多,以上介绍的的主要是从最新脑科学研究角度给家长一个提示,如果巧妙使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有很多家长说,方法很好用可是孩子就是学不进去,担心考试考砸了,吃不好,睡不好,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我要讲的第二方面——心态。心态无论在复习还是考试时都是影响孩子成绩的关键因素。平和放松的心态不仅能让孩子高效复习保住实力,也能让孩子超长发挥,那么家长如何在最后阶段把孩子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呢?
一、家长心态要平和,要有科学考试观。
1.考试焦虑是正常的,适度的焦虑可以增加孩子的动力,有助于学习的。这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在这个特殊时期焦虑正常,说明你重视学习,其实不仅你一个人担心其他人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担心考试题出偏了,可以告诉孩子这种高级别的考试很严谨,不会出现偏题怪题,只要把我们会的答出来就可以了。孩子担心遇到不会的题卡住了,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遇到难题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然后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从前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或者应对重大事件的经历,从而降低孩子的恐惧感。
对于考试,家长也要有正确的考试观。好的高中会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但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唯一的,把中考它看成人生的体验。另外不要比较,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同年龄瘦弱的女孩和一个强壮的男孩同样拎动一桶50斤的水一样,我们也不要和其他学生比成绩。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所以接纳自己孩子的现状,目标不要定太高。
2.家长要有平常心。考试期间最好让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旧衣服。有的家长可能想在这几天帮孩子加强营养,虽说营养的保证很重要,但那应该是半年前、一年前就注意的,而不是靠这几天。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跟他平时的饮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使人放松。同样,熟悉的衣服也会使孩子更放松。一个考生和我说:“我妈妈给我买了红衣服,自己还特意买了旗袍,并且把一边剪得很高,叫旗开得胜,我看着她这一折腾我就紧张。”可见家长帮了倒忙。
3.最后提示家长这个阶段一定要多听慎言!因为孩子情绪处在焦虑中,平常的一句话也会引起他的不适感。比如看见孩子不在状态考前家长不要问:“复习怎么样了?有信心没?”考试后,不要问“考得怎么样?”孩子刚下考场,作为家长,千万要忍住自己的好奇心,万万不能一再问孩子考试细节,“考场安静吗?”“监考老师怎么样?”“感觉怎么样,发挥还好吧?”须知,你的一再逼问,心理再强大的孩子都会受不了,只会让孩子变得烦躁,这种来自父母的压力会让他们窒息。所以请你一定要放手,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实在要有问的冲动,一定要狠狠地掐醒自己:是孩子在考试,不是你!
二、帮助孩子解决常见心理问题
1、担心考试前就睡不着觉那可怎么办?这里家长也不要着急,睡不着说明我们的大脑进入应激状态,就是不吃不喝也有充足的精力,所以头一天晚上睡不好觉也不会影响考试的发挥的。关于考前失眠在这里也和大家普及一下睡眠知识。人的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生理睡眠约10分钟、梦睡眠20-30分钟、深睡眠10-20分钟和台尔塔睡眠约20分钟,这四个阶段一共90分钟左右。在生理睡眠阶段表现是作为睡眠者不承认自己进入睡眠,可能仍然察觉到周围的动静,如果有人问你是不是清醒着,你会说是。然而用各种仪器监控发现你的脑波、血压、呼吸、脉搏都处于睡眠状态。这个时候虽然有一定意识但是已经无法专注解决问题了,所以事实上已经属于睡眠了。第二阶段快速眼动呼呼大睡阶段,会做一些模糊的梦,但是叫醒后会说不清做的什么梦。第三阶段深睡眠阶段也在做梦,但是叫醒后不记得。这阶段有人睡得最安稳,有人不安稳。如果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敏感焦虑、严重恐惧等,一旦梦到可能立刻醒来并且不想再睡。第四阶段是无意识的深渊。这期间表现为眼动、身体动、要弄出很大动静才会叫醒,有清晰的梦,一旦被叫醒会讲出绝大部分梦的内容。睡过这四个阶段后再返回第二个阶段,再依次循环往复。斯坦福大学研究过高效睡眠法证明只要睡足几个90分钟的倍数,睡眠质量就很高,不会影响白天的精力。那么,了解了睡眠的原理,万一还出现失眠时如何应对呢?要知道一到考试前就睡不着是一种消极暗示,是以前的偶尔一次或者几次经历造成的。失眠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带来的心理负担。家长要教给孩子积极的自我暗示:自信、坦然、有所作为。自信、坦然说的是当发现今晚睡不着时不要惊慌失措,坦然置之必定能睡着,还睡不着也无所谓,生理睡眠也是睡眠;有所作为是做一些事情,如先做几次深呼吸或者从头到脚每个部位分别绷紧再放松,让自己心情平静,或者听听催眠音乐。如果睡前心情不佳,就给自己设置某种假设的困难处境,再从这个困难处境里渐入佳境,如:“我正坐在某次乘坐的硬座列车上,不便舒服地躺着或者坐着......渐渐好了起来......”自导自演......算了不导演了入睡。如果孩子做关于考试噩梦了,比如做一些考试忘带准考证啦,或迟到啊,或者答题时别人都会我不会之类的梦,开始陷入担心恐惧之中。家长就告诉孩子梦是反的,这是提示你太在意考试了,觉得自己没有复习充分,实际上哪有一个人是完全复习完才去考试的,大家都一样,引导孩子接纳自己。
2.头场考试考砸了怎么办?
哪怕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如果第一场考试考砸了,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他的心情。处理不好还会牵连到他后面的考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我相信大部分家长能做到不责怪孩子。但要提醒的是,我们容易犯另一个错误:“别想了,想了也没用!”“不会的,情况没你说的那么糟!”这其实是在盲目地否认孩子的失利,孩子会感觉父母不能接受他的失误。孩子当然知道“想了也没用”,他也知道“只是这一门课考砸”,但他内心是惴惴不安的!家长这时候特别需要去倾听他的不安,他的委屈,他的自责。只有有人理解他,才能让他稍稍好受一些。当然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考试失利的情绪中,家长可以试着问他:“现在怎么办呢?”请放心,绝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当情绪平稳以后,他能够振作起来。
3.考完弱势学科不自信怎么办?
我见到不少这样的情况,考生考试下来,神色凝重地说:“我好像没涂答题卡?”“记不清是不是在卷子上答的,好像只是在草稿纸上做的?”家长每每听到大惊失色,努力帮助孩子回忆到底涂没涂答题卡。其实,我们老师在考场监考时,几乎没有发生过交空白答题卡的情况。考场上会来回督促同学们进行检查。个别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安,与他的考试压力有关。无论哪个人,当他对一件重要的事情感觉失控甚至完全没法控制时,都很容易产生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举个例子,假如你住的小区连续被盗,人人惶惶不安,你出门离开家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怀疑“我锁好门了吗?”因此,当孩子下考回来告诉你他的担忧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安慰他,帮他尽快调整到下一场的考试中去。
三、提前演练,增加掌控感
与其恐惧万一发生考试”意外“不如做一个发生”意外“的预案,把能想的都想到,都做好万一出现那样的事就采用相应的措施,这样有备而战避免慌乱,也能最低限度减少损失。比如担心堵车,就把时间提前,并且考前走一边路线;担心到考场紧张,就提前去熟悉考场;担心考场大脑一片空白,就训练孩子想象一旦出现那样情况就进行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