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许多人或许会哀叹,好多事情总是记不住了,但是很奇怪的是,我们往往会记住老婆或女朋友的生日却往往忘记老爸老妈的生日,或者说能记住领导的某些喜好却记不住自己身边的亲人的喜好。记忆好像总有些神秘的地方,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一起来了解下记忆到底是什么。
平常理解的记忆是指能记住以前的知识或者经历,一般要说谁的记忆力好,就是说同样的时间周期内其他人记不住的而他能记住,而脑科学对记忆的描述如下:记忆是将神经回路的动力学现象转化为一定的规则,在突触重叠的空间中,根据读取的外部时空信息形成一种内部信息表达的过程。简单的说记忆的真相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用个比喻就是相当于众多住宅通过密集的道路相连形成了城市,这里的住宅就相当于神经元,而道路呢相当于神经纤维,城市就是神经回路了。大脑的记忆与计算机里面的二进制存储有点相似。
那我们需要用到记忆的时候,比如在考试的时候,是如何从大脑中读取这些数据的呢?大脑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其实与计算机的RAM和硬盘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RAM是一处临时保存信息的场所,相当于人脑的短期记忆,当计算机想要读取信息时,就需要将硬盘中的信息调入RAM,反过来,如果计算机要保存信息,也要先经由RAM临时存储再将其保存在硬盘上,总之RAM就相当于一座连接计算机内部和外部的桥梁。
通常来说要想让信息长期保存在人脑中都先要通过短期记忆这一关。短期记忆有一个小缺点,它的容量比较小,不能同时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来的信息很快被遗忘。因此要想形成长期记忆,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短期记忆。保存文件时应该认真为文件命名并做好分类整理工作,如果缺少这些步骤,那么在需要时就无法迅速的调取出数据。举个例子如果把物品胡乱地堆在仓库里,像是垃圾场,那么你要想找一个物品就很难。
保存长期记忆的大脑部位叫做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人脑不同于计算机,无法通过增加存储器来扩容,因此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存储空间,大脑会根据信息的价值将其分成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大脑如同法官,一般会对信息下达价值判决。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而这个具体判定信息的关卡检查员就是人脑中的海马体。
海马体是人脑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大致位于耳朵深处的大脑部位。海马体直径约一厘米,长度约略小于5厘米,形状类似于香蕉,也像略微弯曲的小指。通常来说海马体审查“必要信息”最短也需要一个月,而且审查标准非常严格,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一般不会一次性通过。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比较容易通过海马体内审查呢?标准就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我们要尽可能地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诚意,持续不断的将信息传送过去,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一种如此锲而不舍的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进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某种程度上我们根本无法改变记不住这种让人发愁的状况,因为相对于记住,人脑本来就擅长忘记。从脑科学的角度而言,怎么都记不住,是极其理所当然的。大家试着想一想,人脑善于遗忘的原因,或许可以认为是脑的存储量太小,但从本质上说,如果人记住每一条信息都近乎无法被遗忘,那么人不是就无法正常生活了吗?
曾经有一位记忆力超群的患者,他患有超忆症。这种不会忘记的能力,让那些场景仿佛又一次清晰地展现你的眼睛,以至于妨碍了他的思考。渐渐地他开始分不清现实与想象,迷失在幻觉的世界中。当他拼命地想要消除自己的记忆,却最终罹患了神经症。所以这样看来,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忘记获取的信息,这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应该感谢大脑这种不需要就无需保留的谨慎设计。因此要想记住东西必须把焦点放到怎样做才能有效提高反复训练的效率?也就是如何欺骗海马体这件事情上。
——摘自《考试脑科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