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量与微量
哪些元素是人体的微量元素?
这个问题可能会把人考倒一片。因为大家会把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混为一谈。
元素是人体细胞构成成分,按照各种元素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常(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习惯上把人体内所占比例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宏)量元素,共有11种,如:钙、磷、钾、镁、磷等,约占人体质量4%。比例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分必需和非必需微量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铁、碘、铜、锌、硒等,非必需微量元素有锂、铝、钒、镍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如铅、汞、砷。微量元素在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只能来自饮食、空气和各种外源性物质。
常量元素钾、钠、钙、镁和必需微量元素中的铁、碘、铜、锌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称为常用微量元素,其生理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1)以辅酶、辅基激活剂的形式参与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维持酶的活性;(2)参与体内DNA、RNA、蛋白质、糖、脂肪及骨的新陈代谢;(3)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4)调节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和脏器重要生理功能。
缺乏和过量
都不行
1.铁(Fe)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大的微量元素。
我们的呼吸离不开铁。因为它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在输送氧气方面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铁缺乏:可引起咱们常说的“缺铁性贫血”。如果遇到急性大出血、慢性小量出血(如消化道溃疡、妇女月经失调出血等)以及儿童生长发育期和妇女怀孕、哺乳得不到额外的铁补充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过量:铁长期摄入过多,可使部分铁蛋白变成血铁黄素,体内铁沉积过多时可出现血色素沉着症,引起各种器官损伤,例如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心肌病、关节痛、皮肤色素沉着、内分泌紊乱等。
2.锌(Zn)
我们大脑的海马回,位于人脑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长期记忆。而锌就是组成海马回的重要元素,所以缺锌会造成记忆和智力损伤。
锌缺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电视上说的“补锌”对小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确,锌缺乏可使小孩生长发育减慢、智力发育不良,往往落后于其他同龄小朋友。
除此之外,锌缺乏还可导致皮肤炎、伤口愈合缓慢、脱发、神经精神障碍等;儿童可出现发育不良合睾丸萎缩。
3.铜(Cu)
铜是造血的要素,并有促进铁透过肠黏膜吸收的作用。
孕妇体内铜的浓度,在妊娠过程中会逐渐上升。不过正常情况下,孕妇不需要额外补充铜剂,铜过量反而可产生致畸作用。
铜缺乏:可使人体造血功能受损,像红细胞、白细胞这些常见的细胞常常会减少。红细胞出了问题就会贫血,白细胞减少就引起免疫功能出状况。此外,铜缺乏也可造成高胆固醇血症和神经方面的疾病等。
铜过量:铜摄入过多也会引起中毒表现,如蓝绿粪便、唾液以及行动障碍等。
4.锰(Mn)
锰能构成体内若干种有重要生理作用的酶,为正常骨结构所必需。
含锰丰富的食品有非精制的谷类食物、绿叶蔬菜和茶。
锰缺乏:缺锰时生长发育会受影响。而且体内正常的免疫功能、血糖和细胞能量的调节、生殖、消化、骨骼生长等均需要锰。
锰过量:过量锰可干扰多巴胺的代谢,导致精神病和帕金森神经功能障碍(锰疯狂)。过量摄入锰还可引起中毒。
在通风不良条件下进行电焊,吸入大量新生的氧化锰烟雾,可发生咽痛、咳嗽、气急,并骤发寒战和高热(金属烟热)。
5.铅(Pb)
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其基本病理过程涉及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酶系统等多个方面。
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铅和驱铅功能。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铅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随尿排出。海带中的碘质和海藻酸能促进铅的排出。大蒜和洋葱头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铅的毒性作用。沙棘和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C,可阻止铅吸收、降低铅毒性。食物中含有一些无机阴离子或酸根如碘离子、磷酸根离子、钼酸根离子等都能与铅结合,促使其从大便中排出。这些营养素富含在水果和蔬菜中,因此,铅接触人群应多食用水果蔬菜。
6.铬(Cr)
铬在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啤酒酵母、蛋、肝脏、苹果皮、香蕉、牛肉、鸡、面粉及马铃薯等为铬的主要来源。人们主要从食物、饮水和空气中摄取铬。
铬缺乏:主要表现为胰岛素的有效性降低,即胰岛素难以及时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血糖上升,血糖控制不良。同时也可使血清胆固醇增加。
铬过量:可出现中毒。临床上铬及其化合物主要侵害皮肤和呼吸道,出现皮肤、黏膜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如皮炎、溃疡、咽炎、胃痛,伴有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7.钙(Ca)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正常人体内钙的含量为~克,约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另外,1%的钙大多数呈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与骨钙保持着动态平衡。机体内的钙,一方面构成骨骼和牙齿,另一方面则可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影响各个器官组织的活动。
钙与镁、钾、钠等离子保持一定比例,使神经、肌肉保持正常的反应;钙可以调节心脏搏动,保持心脏连续交替地收缩和舒张;钙能维持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钙能刺激血小板,促使伤口上的血液凝结;在机体中,有许多种酶需要钙的激活,才能显示其活性。
钙享有“生命元素”之称,20岁以后的女性尤其需要补充。这是因为,自20岁起,骨质密度即开始缓慢减少,30岁以后减速逐渐加快,从而为骨质疏松症等骨病埋下祸根。此外,缺钙也是导致女性衰老的一大因素,因此补钙对女性来说再重要不过。专家建议,成年妇女每日至少摄取毫克钙。若在怀孕期、哺乳期或绝经期,则须加至毫克。其最佳来源有乳制品、豆类、绿色蔬菜等。
钙缺乏:引起骨骼畸形,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害健康,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8.镁(Mg)
镁是一种参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元素。镁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物功能:影响钾离子和钙离子的转运,调控信号的传递,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可以通过络合负电荷基团,尤其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团来发挥维持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催化酶的激活和抑制及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及细胞分化的调控;镁还参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并且还与机体氧化应激和肿瘤发生有关。镁离子在细胞内的含量则仅次于钾离子而居第二位。整粒的种子、未经碾磨的谷物、青叶蔬菜、豆类和坚果是日粮镁最为丰富的来源;鱼、肉、奶和水果中镁含量较低。
镁缺乏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安、易激动、手足抽搐、反射亢进等,正常情况下,由于肾的调节作用,口服过量的镁一般不会发生镁中毒。当肾功能不全时,大量口服镁可引起镁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烦渴、疲乏无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瞳孔散大等。
我中心已开展微量元素检测项目,如有需求者,请积极来我中心咨询,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