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梦笔生花,不仅俯瞰九州,还与仙女畅谈

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温馨,也是最曲折的东西。没有谁可以真正地摒弃感情,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其实别说是人,即使是花草树木也是拥有情感的,所以古人才会留下一句感人的诗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如果非要说古往今来有一个无情的事物,那应该就是老天爷了吧。曾经有一位伟人,用唯物主义辩证的方法为苍天的无情找到了一个依据,即“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啊,千百年来人世间沧海桑田,而头顶上的这片青天何曾有过丝毫的改变!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歌,正是一首与“天”有关的七言古诗。

梦天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幽冷的夜晚中,淅沥的小雨断断续续,当乌云过后,月光照亮了整个夜空

玉兔、寒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月亮的代名词,而诗人把玉兔改为老兔,则暗含着岁月的变迁,使冷雨中的夜景饱含着沧桑之感。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一个“泣”字把两水比作了月亮的泪水,与后半句中的“云楼”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女子倚栏观景,伤心落泪的画面,堪称奇思妙想。而最后的“白”字则把月光的皎洁直观地展现出来。

在概括完雨夜的整体环境之后,诗人开始展开想象,梦想着自己步入了月宫,即“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雨后的雾气使月宫益发朦胧缥缈,而我和宫中的仙女相逢在桂香阵阵的小路上。

本句中的“鸾佩”本意是刻着鸾凤图案的玉佩,此处则引申为腰系玉佩的仙女。而在古人的认知中,月亮中不仅有玉兔寒蟾,还有一棵月桂树。所以桂香阵阵不仅为这个幽静的夜晚平添了一丝温馨和甜蜜,还暗示了相逢的地点就在月亮上,可谓一举两得。

扶摇直上九万里,进入月宫后诗人与仙女又聊了些什么?“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千年来就像走马灯一样变幻不停。句中的“黄尘清水”是诗人自创的一个词汇,与沧海桑田是一个意思。试想一下,黄色的尘埃转变成清澈的流水,这是多么大,又是多么彻底的变化呀。而“三山”则是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此处则代指仙界或是“天”。

颈联的上半句描绘了人世间景物的巨大变化,后半句则是写出了变化的迅速,而与之相对比的则是永恒不变的“天”。诗人用“三山下”写出了天上、凡间的最大差异,天上无情而亘古不变,人间多情而沧海桑田!

除了借仙女之口对人间予以评价之外,诗人还描写了俯瞰人间的壮丽景色,即“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我从天下遥望九州,就像是九个小烟头一样;而浩瀚无边的大海就像是杯中的水,可以随意倒出来。句中的“齐州”就是指中州,即古代的中华大地,而将之分为九个区域(九州),这是大禹为了便于管理而想到的一个方法。

尾联中,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力,从迥异于常人观景角度出发,为读者刻画出一幅不一样的九州风貌图。而把极大的景物用极小的事物描绘出来,在大小的对比中,益发实现出天的高大!

静阅闲话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充满了想象与浪漫气息的七言古诗。其首联是对夜景的一般描写,但半开的云楼却为下文中的登月做好铺垫,可算是全诗的基础。颔联描写诗人进入月宫时的画面,烟雨蒙蒙,桂香阵阵,在环佩声中游历仙境,这是何其醉人的画面,又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力!

而后两联则是通过仙人的角度来描绘人间。颈联写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尾联写九州如烟尘,四海一杯倾。用对比的手法和夸张的文字写出了仙人眼中的人间,既点明了仙凡之间的差异,又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参考资料《全唐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qd/11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