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去民国

穿越去民国

记者/程磊

几乎每个家庭的相册中,都有这样一张照片:它捕捉了全家老少的欢笑,定格了几世同堂的幸福;看似朴素无华,但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蕴藏着无尽故事,勾起你无尽的思念。

年工作团队合影

对于这张印着“XX照相馆”或标注着北京、上海某个城市字样的纸质照片,你确定那不仅仅是一张照片。他的拍摄过程充满仪式感,那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天,一家老小,煞有介事,走进照相馆,站在布景前,咔嚓一声,定格的时光变成今天这张故事丰满的老照片。

若干年后的今天,数码技术将照相馆颠覆得所剩无几。两个80后的小伙子,却想通过“重建”一间照相馆,寻找往昔遗忘的时光。

杨威和王旭是两个腼腆的小伙子,这两个中央美院的校友,经营着一家名为白夜的复古照相馆。他们主要拍摄民国复古风的相片,他们希望以此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带有温情的老式照相馆,希望重拾过去人们在老照相馆中拍摄时的仪式感和对自己肖像的正视态度。

杨威和王旭

还在大学时代的杨威,就对复古摄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最初,他仅仅保存了自己小时候在照相馆的照片,“像留住了岁月一般”。后来,杨威开始有意收集一些各个年代在照相馆里拍摄的老照片,并倾注了情感,他在一本册子上写道:“时间的旅行者,连一块石头都有它的来龙去脉。你是否真的了解你的过去和未来?这个世界远不止你目之所及,有所承载,有所寄托,我想这是有意义的生活。”

对于这个少见的爱好,杨威形容自己是“一个非主流的摄影史研究者”。他连毕业论文选题都是是关于“中国照相馆中布景的考察研究”。

杨威淘来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故事,家庭聚会、姐妹之情,也有青涩的恋情,一张年的照片的背面写着:“我们要永久地记下这一刻,永远保存这份回忆。”他收藏的这些照片无一大腕名人,只是对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真实记录,但能从照片中读出各个时代的集体理想与共同愿望,能从中窥视到每个时代特有的欲望与梦想。

杨旭则是大学期间在一位影像艺术家的工作室做助手,学习了大画幅相机的使用方法,他痴迷于此,工作赚来的钱购买了摄影器材和古董老相机,一心扑在摄影上。

毕业后,杨威准备开一家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在一次朋友聚会里,和认识但并不熟的王旭聊起了开工作室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白夜照相馆。杨威负责审美,王旭负责用技术实现它。

穿越去民国的主题率先推出。拍摄时使用老式大画幅相机,还原民国时代老照相馆中的布景和道具。这吸引到了刘烨一家四口来拍摄了一套民国风格。

对于为何要以民国为主题,他们认为,民国是最令人神往的年代,自由而思想丰盛。按照他们的计划,民国复古风只是他们最终计划的冰山一角,还会有更多风格陆续推出。此外,二人还将经营白夜照相馆当作是一次实验性的艺术创作,一方面尽力协调好商业与艺术的关系,理性的考虑市场需求,一方面将对艺术的态度与观念尽可能的融入到拍摄的过程之中。

使用老式大画幅相机和古典镜头拍摄,并采取古典和现代工艺输出制作相片,这是白夜照相馆的与众不同。作为技术领域的主要操作者,王旭的感慨颇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上色技术、暗房修片被数码相机和电脑软件所取代。拍照这件事也变得愈发容易,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yh/10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