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www.bdfyy999.com/
李贺,人称“诗鬼”,他写的诗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经常会引用一些神鬼传说,所以才被后人誉为鬼才。
虽然天赋异禀,但没想到还是英年早逝,要不然李贺在诗坛中的地位和成就,可能会更高。
(一)
公元年,老李出生于河南的一个落魄贵族之家,他们祖上跟皇室有点关系,这关系就相当于三舅的二姑妈的表兄的儿子的外甥的亲侄女,要是能把这层关系捋顺的话,老李家可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但遗憾的是,你想捋有啥用,人家根本不认。
但对于老李来说,认不认是他们的事,反正我就认定身上流的是皇血,而且还到处去炫耀,就相当于自己身上拥有十六分之一的英国血统,还要发通稿广而告之,这不让人看笑话嘛!
老李的父亲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不高,所以家里经常揭不开锅。父亲去世以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老李身上一点肥肉都没有。
此外,老李长得也很有特点,长爪通眉,手指很长,但眉毛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字眉”。就这个长相,确实很贴合“诗鬼”了。
但人不可貌相,老李虽然长得可能不是很帅,但是有才啊,七岁就能作诗,虽然当时传媒业还不发达,写封信还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到,但韩愈、李商隐等名人大咖都听说过他的名号,可见老李确实有两把刷子。
(二)
公元年,老李决定发挥特长,入朝为官,这几乎是古代所有读书人的归处和梦想。
但想吃国家饭哪有那么容易,不仅要参加考试,还要扩张人脉,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老李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专门去了一趟京城,到了那以后啥也不干,先将自己写的诗送去给韩愈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老韩一看“你这了不得啊!你放心,只要考上了公务员,以后就跟着我混。”你别说,老韩这一生提携过的人还真不少,比如我们之前说过的贾岛、孟郊等人,老李也是其中一个。
听到老韩拍着胸脯的保证以后,老李兴高采烈参加了当年的河南府试,并以高分顺利通过。
接下来就到京城参加国考了,但没想到的是当时的国考内卷也很严重,有些考生知道老李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对老李进行攻击,说他的父亲李晋肃,名字中的“晋”与“进”是谐音,要避讳,他不应该参加国考,参加国考就是不孝。
尽管老韩据理力争,但终究还是敌不过悠悠众口,老李也不得不放弃考试的权利,收拾东西回家,但准备了那么久,最后试都没考就回去,心情自然不会太好,经常借酒消愁: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李贺《出城》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致酒行》(节选)
但回家之后,老李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去洛阳碰碰运气,欣赏过他的韩愈、皇甫湜等人特意到洛阳来看望他,老李感念他们知遇之恩,于是就写了一首诗表达感谢: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李贺《高轩过》(节选)
在这首诗中,老李将自己比作枯草、小鸟,将韩愈等人比作“春风”、“鸿雁”,希望最后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咸鱼翻身。
(三)
但一直在家啃老也不是办法,于是老李决定再去长安碰碰运气。
可能是朝廷知道老李家祖上跟皇室有点关系,他父亲曾经也是公务员,加上韩愈等人的大力举荐,老李终于找到了工作,虽然只是个九品芝麻官,但总比无业游民要好得多。
在这期间,老李也有机会跟着王公贵族听听小曲。
话说有一次饭局,有人请了李凭来为饭局表演助兴,此人善弹箜篌,好家伙,老李之前从来不知道原来箜篌可以谈得这么好听,所以回去立马作了一首诗: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
在奉礼郎这个岗位上干了三年,老李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与腐败,深刻体会到了底层打工人的艰辛与无奈,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下,老李发出了“牢落长安”的感慨。
由于老李属于编外人员,后台又不够强大,所以他那个岗位没啥晋升空间,只能说是混吃等死。
老李本身心高气傲,不会拍马屁那一套,所以过得不咋顺心。所以没过多久就病了,就请假回老家休养一段时间。
但病好了以后,老李并没有立即回去上班,而是南下江南,他当时可能想的是江浙一带比较富有,可能工作机会多,说不定可以跳槽到那边去。
但人生地不熟的,老李在江南那边估计没拿到什么好offer,所以很快又回到了长安。
但老李实在不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回来不久就辞职了。
(四)
辞职以后,老李无事一身轻,就想着先回老家看看。离京的路上,看着长安一点点消失在眼前、渭水声波越来越小,老李心生感慨: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节选)
回到老家以后,老李想着在官场我可能混不出个名堂来,那我可以到军营中、战场上去啊,说不定我从此就咸鱼翻身了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公元年,老李从老家出发,北上山西。路过潞州的时候认识了张彻,老张见此人器宇不凡、才华横溢,所以就推荐老李到军中做幕僚,帮长官出出主意、写写文书啥的。
来到了军营,老李想着像汉朝的班超一样投笔从戎、为国建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理想是丰满的,老李身体瘦弱、缺乏魄力,上战场怕也是送人头罢……所以在军营干了一段时间后,老李知道这里是不可能孵化自己的理想的,所以他又抑郁了: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秋来》
就这样过了三年,老李的上级因为一直没打胜仗,怕脑袋保不住,就直接跟上头说自己生了重病,要回家休养去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当初举荐老李的张彻也要回长安。老李想着自己一个人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加上自己身体也不太好,所以也跟着张彻前后脚回到了家乡。
回家后不久,老李的病愈发严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时年27岁。
结语
纵观李贺的这一生,只能说是怀才不遇、天妒英才,他岁出身贵族大家,但从未享受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其家庭重任。虽然才华横溢,也遇上过赏识他的伯乐,但无奈时运不济,最终未能得偿所愿。
此外,由于从小营养不良,体质较弱,李贺经常生病,加之并非乐观豁达之人,所以疾病久治不愈,或者很快便会复发,最终英年早逝。
一位天才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猝然而逝,不免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