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阖家团圆,没到中秋佳节时期,每个人第一个想法除了家人团员以外肯定会想到吃月饼,月饼已经成为了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美食。现在的月饼口味也繁多,你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
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呢?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那么月饼是怎么来的?吃月饼的意义是什么?
说来话长,中秋节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等都是以前人们对于中秋节的称呼,因为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过半,而故名“中秋”。
中秋佳节的来历有很多版本:
第一肯定是很多人会想到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和月亮相关的传说,嫦娥飞向月宫,从此和相爱的后羿不能见面,而后羿因为思念嫦娥而以月亮为原型,结合嫦娥最爱吃的糕点做成了最初的月饼。月饼寄托了后羿对嫦娥的思念,而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后来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月饼从此成为百姓心中对于家人团聚和思念的依托。吃的是月饼,想的是家人。
第二种说法:中秋佳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第三种说法是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关于中秋佳节的来历已经不可考,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佳节,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一起聊天,长辈们就会和我们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看着月亮想象着吴刚砍桂树的样子。这些都是童年美好的回忆,现在长大了,中秋佳节虽然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已经好多年没有和家人长辈做在一起看过月亮,一起好好聊过天了。繁忙的生活让我们忽略了生活,快节奏的社会让我们已经忘记我们还可以有片刻的安宁。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一是和家人团聚,月饼只是一种话题一种能够和家人一起分享的食物,促进家庭关系更加和睦。也是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能够得到片刻安宁的美好时光!中秋佳节吃月饼,虽然说月饼必不可少,但是月饼却始终不是重点,重点是和我们一起吃月饼的人。一起赏月的人!#中秋节#
本文部分内容摘抄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