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屋顶上的故事安静的守望者屋脊

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铁钉连接,易燃怕雷,因此檐角上使用了传说能避火防雷的神兽。千百年来,那些矗立在屋顶的神兽,成为了防止雨水渗漏和脊松散脱裂的重要琉璃部件,对脊的连接部起着固定、支撑、装饰作用。梁思成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当你穿梭于古建筑间时,是否注意到角檐垂脊上形态各异的小兽们,是否感兴趣它们的命名、来源、以及用途呢?

神兽被赋予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数量和种类不同。神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常见为一、三、五等,拿故宫来说,作为紫禁城中规格最高的宫殿,太和殿用了十只神兽,天下无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用九只;中和殿七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用七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五只;某些配殿,用三只甚至一只。

翻了翻《大清会典》,才知道这些安静的守望者是传说中的神兽,拥有各种神技,端坐在檐角镇守家园,真可谓深藏功与名的“屋顶保安”。这些小兽的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屋脊上最前端的是仙人,即骑凤仙人,又名仙人骑凤,后面是走兽,通常数量为奇数(单数)9为最高。

骑凤仙人(祈愿吉祥)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缗王败北后被追兵紧逼,逃到江边,危急中,遇一大鸟。于是,缗王骑上大鸟,渡江而去,化险为夷。

古建上将骑凤仙人安排在首位,表示腾空飞翔并有祈愿吉祥意。其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块瓦件。

另一种传说是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

古代的汉族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介休张壁古堡(仙人指路—走投无路)

皇权时代皇帝的象征,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属瑞兽。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能腾云驾雾,口喷水火,唐宋两朝视为祥瑞的象征,明清将之象征帝王,同时具有携水镇火之意。

民间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象征尊贵祥瑞。人们总觉得凤凰是雌性,其实不然,凤为雄,凰为雌。自秦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是祥瑞的象征,它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狮子

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是“猛”、“仁”兼具的瑞兽。在佛教中为护法王,是勇猛威严的象征。有趋吉避凶的象征,是众神兽中的霸道总裁。

介休市博物馆馆藏

天马

天马意为神马,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是尊贵的象征。是众神兽中的飞行员。

海马

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是众神兽中的潜水员。前者天马追风逐日,凌空照地,后者海马入海入渊,逢凶化吉。

狻猊(suānní)

龙的九子之一,排行老五。形如狮子,性情温和,文殊菩萨选此神兽为自己的坐骑,故常见之于佛像。喜欢烟雾缭绕的环境,故常见之于古代的香炉,吞云吐雾。有护佑平安之意。

狎鱼(xiáyú)

海中神兽,说它能喷出水柱,寓其兴风作雨,灭火防火。

獬豸(xièzhì)和斗牛

獬豸头上长有独角,传说中的独角兽,能够明辨是非,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便用独角将其顶到,然后吃下肚子。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古代司法官员的衣服上多印此图案,头戴獬豸冠。

斗牛是镇水虬龙,能够镇压水患。两只和平相处的神兽属性相克,却又彼此制约,以防过度。

琉璃獬豸

琉璃斗牛

行什(hángshí)

行什因排行第十,故得此名,是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压尾兽。造型象只猴子,但背有双翼,手持金刚杵有降魔功效,又因其形状很象传说中的雷公或雷震子,放在屋顶,是为了防雷。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故宫太和殿上。

原来挤在檐角的这些小神兽,竟然如此神通广大,一辈子只做守护这件事儿。这些虔诚尽责的小神兽就是森严封建等级制度内心深处活泼的小灵魂。那些风吹日晒数百年的神兽,因为地域各有差别、神态各异,造型亦生动活泼、曲线优美,成为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遐想。

介休城隍庙大殿建筑一角

介休关帝庙春秋楼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微及网络,侵删

编辑:武帅

审核:秦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qd/8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