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永登地区的传统农具图ld

文化承载着地域发展的根基,文艺传承着永恒的人文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 传统文化,书写永登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讴歌永登县改革发展的时代风景。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更好的服务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关心下一代,展示“三区”人才文化志愿者和青少年的才能,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精神脱贫扶志扶智。由永登县文旅局主办、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承办,创刊《“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选辑,该选辑将定期在每周六刊载,在各节庆期间推出“节庆”特辑,同时结合党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法制建设、扫黑除恶等工作不定期推出特辑。

《“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的创办既是加强和改进永登文化、文艺、旅游、体育工作的全新举措,也能更好的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起文艺繁荣的重任,承担起守护我们精神家园的使命,为更好展示和宣传永登新形象,提高永登美誉度和影响力,贡献一份文化人的力量。

01

每周一歌

全国第八批“中国梦”主题创作歌曲展播(六)《你笑起来真好看》作词:周兵作曲:陈洲宏

02

文苑之窗

我最喜爱的玩具--“喵喵”

作者:张静涵

指导老师:任文祯

我有很多玩具,但我最喜欢的是一只瓷器小猫咪。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喵喵”!妈妈说这是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买的。

“喵喵”有一个灰白相间的身体,尖尖的耳朵,小巧的嘴巴。它乖巧的趴着,尾巴卷起来翘翘的,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总是盯着你。

“喵喵”背上有一根短短的绳子,只要轻轻一拉,就会发出哭或者笑的声音。妈妈告诉我,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爱哭闹,只要一拉绳子,听见“喵喵”发出的声音我就开心啦!现在我已经上二年级了,有时要是不开心,也会拿着小猫咪来玩,不过它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都听不见了。我知道有一天它再也不会出声了,也就不再拉绳子,只摸一摸它光滑的身子,望望那对大眼睛,有时还要亲亲它。

我最喜爱的小猫咪,慢慢陪着我长大。看来,我是离不开它了,我的好朋友--“喵喵”!你喜欢吗?

老师评语:小作者喜欢的“喵喵”,从它的来历,外貌颜色,动态声音以及和“我”亲密无间的关系娓娓道来,不禁让读者也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小“喵喵”!

作者简介张静涵:永登县大同镇保家湾小学二年级学生。任文祯:永登县大同镇保家湾小学语文老师。

我读懂了放手

作者:陈小艳

指导老师:何伟令

我轻轻抱住你,泪流下,我们之间是两颗心的距离,但是,这个距离太远太远了。

小的时候吧,我最喜欢的事就是等你回家,等你回家和爸爸一人牵着我的一只手,和着淡淡的夕阳一起散步,可是你们总是太忙,留我一个人在家,我能做的只有等待,但是这份等待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正当像小熊维尼拥有着蜂蜜一样快乐的时候,你却抢走了维尼的蜂蜜,那次,不,无数次,你告诉我,我长大了,路要自己走,我没有看你,没有勇气去探求你的眼中那仿佛不见底的深邃。

时间是不会因为缺少蜂蜜而停止的,只是很多事情我都会自己动手完成,时间久了便也习惯了,可是学业的负重也使我们的交流提高了许多分贝。

夜,已深。又是一次大考后,你和爸爸在客厅里谈着什么,烦躁不堪的我用力推开了卧室门,向你们宣泄我的不满。

现在想想,我那时一定说了什么特别刺耳、难听的话,怒气冲冲的爸爸随手抓起地上的拖鞋就往我身上抽。此时此刻,我要向你们道歉。

但那时的我真是又傻又可悲又倔强啊!我忍受着身体的疼痛,带着泪水,慌张地打开了家门,夺门而出,“你们根本就不关心我!”幽怨的声音,在楼道里久久徘徊。

跑到楼下,泪水遮住了我的双眼,看不清前面的方向,只有使劲跑。边跑边抹着泪水,我傻了,呆了,痴了,我都干了些什么?我不敢回头,继续往前跑。没跑多远我害怕了,我躲在一棵树的后面,路上没有行人,只有孤独的路灯照在地面上,像是讽刺着此刻的我,我连哭都不敢出声了。

我转过身看了看,你们没有来找我,是的,你们没有。

我不聪明,我也不傻,这个世界上,只有家是 接纳我的地方。我拍拍身上的土,在路灯的陪伴下慢慢走回了家,推开门,看见泪流满面的你,我的心突然很痛,“妈妈…”走到你身边轻轻抱住你,说了声“妈妈,对不起!”

虽然没有电视里的痛哭流涕般刻骨铭心的情景,仅仅是看到泪流满面的你,但是,我读懂了你的疼爱与关心,这一刻我们的心是近的。

因为昨晚的种种以及这次不理想的成绩,我很惭愧,可是我不怕,因为我还有你们,只要有你们,我就可以甩甩酸痛的手臂,我一定要用尽全力书写出最美的人生画卷。

你告诉我,要对我放手,因为我长大了。但我明白你永远也放不下那颗关心我的心。

你轻轻的放开我的手,而我读懂了,我们之间两颗紧紧贴在一起的心,很近,很紧。

作者简介陈小艳:永登县第八中学九年级(9)班学生。何伟令:永登县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最可爱的人最可敬

芦临龙

二0二一年初春,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拜访了永登县城关镇五渠村的 老战士李万泰先生。走到他家门前,只见“庄院书画院”的匾牌告诉人们,主人是一名书画爱好者。刚进大门,李老便笑盈盈地走上来,我们看到这位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在阳光下,我们看到他胸前佩戴的国家勋章闪闪发光,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崇敬感。我们参观了他的创作室、卧室、会客大厅,使我们更为感动。这哪里是一座民宅,真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书画殿堂。大厅、走廊、书画室里几百幅书画作品琳琅满目、翰墨飘香,宣示着主人六十岁开始学书画,九十岁依然笔耕不辍的勤学精神。

在他的大厅前,我们挂起“向中国人民 老战士李万泰致敬”的横幅,整齐的向老人致鞠躬礼。他高兴地连连向我们还礼,并说道:抗美援朝是党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在大家的殷切请求下,他首先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自己入朝作战的部分经历。他十八岁在永登一中上学,听说抗美援朝征兵动员,主动报名参军。经过刻苦的强化训练后入朝作战。入朝后,当过警卫员、战地记者,也当过侦察兵。一次,他们三人去敌人阵地前完成侦察任务返回途中被敌人发现,遭到了敌人从空中的狂轰乱炸和地面的枪林弹雨,一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位战友负伤昏迷,他遵照 士兵“消灭敌人、保护战友、牺牲自己”的诺言,用自己的左臂挽起战友的右臂,在极其复杂的地面上爬行了近十几公里返回营地,战友获救了,自己虽然被磨破了手和脚的皮肤,但他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有一次,一支 战斗部队被敌人层层包围多日,已经弹尽粮绝,上级命令他所在的部队带着四卡车弹药和粮食前往支援和营救。行进途中,他们声东击西、实虚混淆、多点出击等战术,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在多数战友英勇牺牲,由出发前时的人,仅剩12人的情况下,将物资送到了被围部队营中,使那支部队胜利突围。他是十二名中 活下来的战士之一。他们的誓言是“哪怕只剩一人,也要把物资送到!”。李万泰同志还是一名战地记者,还有一次,我们的一个排坚守一个阵地,敌人为了抢夺这个阵地,动用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采用大炮轰击、飞机轰炸、机枪扫射等凶残的手段,进行了攻击。战斗惨烈悲壮,我们的战士牺牲的只剩一人,他利用敌人攻击的缝隙,收集了死难战友身上剩余的手榴弹,不时向各个方向投掷,敌人不知虚实,不敢贸然进攻。手榴弹掷完后,敌人冲上山头,他伺机抱住了一个美军,用嘴咬掉了美军的鼻子和耳朵,仍紧抱着滚下山坡同归于尽。李万泰奉命前去现场看望了这位英雄,掩埋了他的遗体,并向上级报告了观察到的情况......

李万泰老人声情并茂的回忆,使我们在场的各位受到了触及灵魂的教育,我们可爱的人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气打出了中华国威,他们是人民的功臣。

李万泰同志还讲述了一九九五年回国后在省市商业部门工作的情况。他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干出了出色的成绩。李万泰同志总结了他能活到九十岁还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的五大精神,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铸就他的灵魂;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渗透着用不完的正能量;乐观豁达的性格,保证了身体健康;坚持不懈的敬业意识,促成他干一样成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精神激励着他老有所好,老有所乐。

通过学习、交流,我们对李老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他不但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而且是最可敬的人!

我们高兴地赋诗一首

李万泰可敬又可爱抗美援朝老战士乐讲保家卫国功激励后世惜韶华共筑中华复兴梦作者简介芦临龙:永登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等待归人

张文芳

我在遥远的故乡等你归来

春雨是我丝丝缕缕的牵挂

夏天的风也带着思念的味道

当秋天麦子收获的时候

你出现在我的梦里

冬日白雪纷飞的时候

我看见你背着行囊

从傍晚的夕阳中

沿着回家的路走来

你的脸上有着远路的风尘

有着岁月刻划的痕迹

我看见你俊朗的身形

还有星子般闪耀的目光

你的眼里有虔诚

有敬畏

有喜悦

还有欣慰

终于你来到我的身边

终于我的心不再流浪

当我以为你这是回归的时候

你挥挥衣袖

拍拍尘土

转身离去

原来你念念不忘的仍是远方

我以为的归来只是休憩片刻

终于你又踏上那条来时的路离去

只留一个背影给我

作者简介张文芳:永登县红城感恩寺文管所干部。

乡梦

王兴彬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热泪?

因我深切地爱着我的故乡;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热泪?

因我深沉地怀念我的父母……

东山缓,西山险。

东山脚下是校园,

西山身畔有小河。

月上西山天未旦,

少年夜行上学路。

日出东山热炎炎,

少年逃学河中嬉。

耳畔忽有妈妈唤,

两手执望叫吃饭。

两轮日月舍不断,

一生乡梦最难缠。

作者简介王兴彬:永登苦水人,现就职于兰州央企,喜欢诗词文学。

桥的变迁

鲁志云

小时候,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家乡的大通河桥是铁索桥,人们又叫“闪闪桥”。桥面木板搭就,木板间的缝隙大小不一,走在桥上,吱呀吱呀响,往下望,那或大或小的缝隙间是深绿的河水,令人胆颤。偶尔,有小伙伴陪同去桥上,胆儿也稍大些,手拉手走到桥中央抓紧铁索,迎着河流站定了,低头,盯着湍急的河流在桥墩上撞击出的巨大水花,不一会儿,就觉桥如船一般开始前行,渐渐的,越来越快,飞速向前,我们,迎风站立于船头,河风吹拂下长发飘飘、衣袂翩翩,哈~好美哟!不过,美的时间长了,会眩晕的一时半会儿走不了路。

后来,忘了具体那一年,大概是八十年代中期,那年夏末发了一场大洪水,洪水淹没了两岸的庄稼,站在崖头上看河,往日的清流已被混浊的黄泥水覆盖了,浊浪里裹挟着数不清的麦捆、树枝,还有家养的猪、鸡等,哪能看到岸啊!!晚上,雷雨大作,约莫八九点钟,突然听到好像有无数的铁锨在碰撞,那声音尖利且清晰,吱吱嘎嘎…吱吱嘎嘎!那声音令大人们越发的恐慌不安,人们奔到崖头上,望着桥的方向,借着闪电的光亮,看到,桥,断了!在人群中,我的腿一直抖,是冷还是害怕,连自己也不清楚。从那以后,我对母亲河更加的敬畏了!

洪水退却后,在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断桥没能快速修复,在河流舒缓的河段上出现了木筏,成了连通两岸的交通工具。一条木筏大概能乘坐十人,迎来送往。每天看着木筏来来去去,很想去乘坐感受,终慑于父母的威严没敢去。

过了好些时日,原址建了一座水泥桥,供行人通过,若小型车通过得缴费,大车限行。通行数年后,桥被定为危桥。约两年前,据说政府规划要建一座无限行的大桥。这次回去,大桥已落成,再忙也得抽时间去看看!驱车前往,桥面宽敞光洁,被反射的阳光直晃眼睛,那叫一个敞亮!行走在桥上,河风拂面,伴着涛涛流水声,那叫一个舒爽!

自始,心无旁骛,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历经沧桑的母亲河,一路的磕磕绊绊反而卷起了无数美丽的浪花,完成使命的老桥墩静静地躺在清凉的河水中,习惯的任河水流经它的身体,继而跳跃着,翻滚着,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作者简介

鲁志云:永登县城关小学语文教师。

故乡是一幅画

王春月

那烟,可是母亲的白发?

那夕阳,可是母亲温暖的胸膛?

那袅袅的思念,可是我日日夜夜的惆怅?

那座土屋,可是我遥远的故乡?

那屋里的人,可是我的兄弟姐妹?

那山、那水、那树、那个黄昏……

还有村里拐角的那个石墩……

可是我梦中悠荡的故乡?

那白晃晃的耀眼的白噢!

那亲亲的拉长音调的呼唤噢!

那撒着欢飞奔的狗儿吆!

那打雪仗疯狂的少年噢!

那小小的,飘着咿咿呀呀的小学吆!

那场院、那小道、那矮墙,那个村庄

还有村里的老少爷们吆……

可在这幅陌生又熟悉的画里?

那个疯癫而又欢快的女儿家

那个哼着小曲,唱着歌的少年

那个无忧无虑,欢天喜地的小村庄

那个梦魂牵绕,长满故事的小院

那个你亲我爱,欢声笑语的家

那父亲的威严,那母亲的微笑

还有花开花落的春夏秋冬……

可在冬日夕阳西下的童话里蔓延?

作者简介王春月:笔名新月,甘肃临洮人,现住永登县,甘肃诗词学会会员。

微笑成您的模样

山魂

我将要远行时

您嘱咐又叮咛

虽然是别离

那笑容比梅花还洁白

我端起饭碗时

您问我香不香

虽是家常饭

那笑容比兰花更清香

我遇到困难时

您教我要勇敢

虽无太多话

那笑容比菊花更高洁

我铺张浪费时

你训我要节俭

虽然是鞭策

那笑容比竹花更淡雅

今天我也在

演绎您的故事

我努力把我的生命

微笑成您的模样

作者简介山魂本名戴振峰,自号落魄山人,永登县通远镇临坪村人,喜欢文字、诗歌和远方。

冯瑞

雪花,悄无声息地落下,

飘飘洒洒,纷纷扬扬,

她轻盈地舞着,从天而降,

拥抱着、亲吻着久违的大地。

雪,尽情地飞舞着,

这冬天的小精灵,

把天地万物笼在清纯的白色之中,

琼枝玉叶,浩然一色。

雪,停住了人们匆忙的脚步,

留给了大家更多思索的时间,

那围炉夜话的人群中间,

是否有着“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呢?

雪,给所有景物披上了同一款冬衣,

掩盖了一切的卑劣与丑陋,

天地万物,万籁俱寂,

只有街灯依旧挺立,照亮雪花回家的路。

踩上去,蓬蓬松松的,

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

那是雪花你,心痛的声音?

或是与大地拥抱的炽热?

背后,是清晰凌乱的脚印,

偶尔落在脸上的几瓣雪花,

给人一种凉凉的抚慰,

原来,等一场雪落也是这么美好。

世界有些拥挤,我喜欢在自己的角落里宁静,

安然,恬淡,雾气氤氲中,

一片雪花,从窗外飘进了茶杯,

你要共饮这疗伤的咖啡么?

作者简介

冯瑞:网名风雪夜归人,永登县秦川镇西小川村人,喜欢文学和旅行。

白雪

张生福

白雪

天女散一把玉洁的天花

瞬间绘制出万千气象

点缀出大地朵朵莲花

银光天际洁白无瑕

白雪

你是冬天里的常客

数九寒天冰清玉洁

你娇洁的身躯翩翩起舞

舞动玉洁的银发飘游世界

世俗仙境使你装缀出美丽神州

白雪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峻岭峡谷茫茫无际

林海雪原银装素裹

圣洁大地银光闪闪

白雪

你飘飘洒洒落客天涯

你洁净如玉的身躯把大气净化

你甘甜乳汁滋润了大地

你是献给 最美的哈达

作者简介

张生福:中共党员,永登县人,《当代文学集萃》微刊签约作家。

03

书画摄影

刘源硕画

刘源硕:七彩美术学校学员。

种世禄书

种世禄:男,年生,永登县第八中学教师。

杨振宗画

杨振宗:男,生于年,永登县自然资源局干部。缪建文书

缪建文:男,年生,永登县教育局退休干部。

张长进书

张长进:男,年生,永登县青少年书法培训中心主任。

李治海摄影

李治海:男,年生,柳树镇山岑人,爱好摄影。

04

艺苑风采

秦腔折子戏《拆书》(节选)

演出单位:永登县文工团。表演者:宫禄成、张芳丽等。

05

好书推荐

永登县图书馆好书推荐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中国人的教训.下册》本书是中国知名作家李国文专心于大众历史写作近三十年,在中国人血与火的往事中,找寻我们今天生活智慧的标志作。它以中国历代各类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命运遭际、成败得失为依托,突出了他们人生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是首部中国人反思人生轨迹、吸取生活经验的传记体通史。它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感悟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现实生活提供帮助。在这里读懂中国人生活的甘苦、读懂中国人薪火相传的方略、读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全面认知中国人的生活真谛、生存智慧、生命本质。本书立足大众的阅读习惯,内容深入浅出,结构波澜壮阔,情节催人泪下,语言幽默诙谐,阅读淋漓酣畅,是一部雅俗共赏极富睿智的畅销书。评论名家认为“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 的作品之一”。下册为宋元至清部分。

人生、读书与思想

把你的思维带到未曾去过的地方童强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现实是 的书,也最难,我们不得不读很多的书来读懂它。书,应该是现实这本大书的注解。读书因人而异,读书应该为自己,读书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qd/6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