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当读35期月是故乡明,与故乡有关

又到一年中秋时,人月两团圆,这是最好的时光。我记得小朋友嬉笑打闹,大人围桌吃月饼,皎洁的月光洒向地面,一派柔和与安宁。我也记得绚丽多彩的花灯,孙悟空有模有样,兔儿爷活灵活现,公园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无论中秋的活动如何多样,却始终离不开“故乡”二字。月是故乡明,故乡才是赏月最美的那一处地方。

中秋节本来是一个以月亮为中心的节日,起源于唐初的赏月风尚。宋代是中秋节的全盛期,那时过得隆重、抒情而狂放,各地有许多富于特色和声势的欢庆活动,也流传着许多神奇动人的故事。月饼最早来自明代祭月神的供品,而中秋节的特色饮食其实丰富多彩,可以与时俱进。中秋节很早就传到了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至今在有些国家仍过得很热闹且有异域风味……

四句话了解这本书:

1.中秋节无疑是传承至今的,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2.中秋节的故事最著名的有四个: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饼来历、唐明皇游月宫。

3.虽然有冷清之嫌,月宫千万年来仍然是中国百姓一直幻想着能登临一游的美好仙境。

4.从历史上看,我们的中秋节是颇具轻松浪漫的风格和诗意抒情的氛围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民俗故事才能得到妥善的保存与发展。

而中秋节的故事更是多不胜数,这些或传奇、或伤感的故事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代表着普通百姓的朴素愿望与美好希冀。

四句话了解这本书:

1.祭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早在周朝,就已经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2.在很长一段时期,很多月饼上都还贴着一张小纸片,以纪念月饼帮助人们传递信息的功德。

3.每到中秋节的时候,北京城大街小巷的店铺里都会摆上很多造型可爱、色彩鲜艳的兔儿爷,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和无限童趣。

4.吴刚每天都在砍树,可是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树依然生机勃勃,毫发无伤,每到中秋那天,月桂树芳香四溢。

不用说中秋节这样重大的节日,就算是平常日子,对于故乡,远方的游子也没有一个不怀念的。

那座不起眼的山峰,那条叫不上名字的小河,还有那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地......,这些都是我们关于故乡最难忘的记忆。

但正如王小波所说,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在物欲冲击之下,故乡亦不再是世外桃源,往日的淳朴、宁静、悠闲和从容也已烟消云散了。

时代滚滚向前,故乡时刻在变,但它在我们心中最完美的样子却被定格了。

它是祖传的土坯屋,是童年的好时光,是邻人亲热的招呼,是母亲温软的胸膛,是灵魂皈依的净土,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佳节,让我们再一次“重返”故乡,亲近故乡。

四句话了解这本书:

1.我很难过——我现实中的故乡,不再等于我心目中的“故乡”。

2.有所得必有所失,有前进定有后退,在社会大步跨越的脚步声中,一些东西的牺牲与消亡、被抛弃与被替代是不可避免的。

3.人终归有长大的时候,等到我的孩子和下属有了自己的家庭与事业后,他们成熟的目光,就会穿透我结实的胸膛,看到一颗跳动的热乎乎的心。

4.他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情结”。

湘西水域的人和事,在作者的笔下弥漫着历史沉淀下的古朴气息,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作品充满了他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三句话感受这本书:

1.我先前不是说过吗?“你生了我的气时,我便特别知道我如何爱你。”

2.三三,这滩上就正有只大船碎在急浪里,我小船挨着它过去,我还看得明明白白那只船中的一切。

3.你生了我的气时,我便特别知道我如何爱你。

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三句话感受这本书:

1.中国社会,流民是一个思路,留民也是一个思路。

2.如果没有这些,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维系、展示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的生命痕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奋斗、所有的成功与失败又有什么意义呢?

3.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直到面目全非。

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

刘亮程不同于其他作家所写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

三句话感受这本书:

1.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

2.我们活着是因为还没有资格去死。

3.一个人要使自己活得真实就难免不把别人的一生当一场戏。

我们台湾这些年(套装2册)

廖信忠

《我们台湾这些年》从我出生的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三句话感受这本书:

1.不管历史走向何方,生活还将前行,我们依然血浓于水。

2.在台湾,他们说我们是外省人;在家乡,他们说我们是台湾人……

3.可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开始冲太快又有什么用?

中秋佳节之际,赏花赏月的同时,

也看看这些与故乡有关的书吧,常回故乡走走,

不让时光抹去这弥足珍贵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qd/11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