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这个病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8/6029197.html
有些自主车企当前已经到了相当危急的生死关头,再不因地制宜拿出必杀技将很难逃脱被兼并重组的命运。
这是自主品牌最亢奋的时刻,也是自主品牌最焦虑的时刻。
经过近三年的蛰伏,自主品牌从未像现在这般在汽车市场高歌猛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7万辆,同比增长7.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4个百分点。长安、吉利、长城三家自主车企纷纷挤入乘用车企销量前十,把北京现代和神龙汽车甩在身后。
但不是所有自主车企都这般风光无二。在战略选择失误或技术储备不足等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不少自主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越甩越远,无论是单车利润率还是产品市场销量都远低于汽车行业平均水平。对这些自主车企来说,当前已经到了相当危急的生死关头,再不因地制宜拿出必杀技将很难逃脱被兼并重组的命运。
像其他自主车企一样,这些战绩不佳的自主品牌也在全力研发SUV产品,希望借此渡过难关。以一汽集团为例,今年一开春就推出了紧凑型SUV奔腾X40,希望以此挽救奔腾品牌的颓势,重拾一汽自主品牌信心。
紧凑型SUV确实是当前SUV市场的主流产品,各主流车企均有涉及。公开数据显示,年我国上市的全新和改款SUV车型共款,其中紧凑型SUV占据50.31%,其销量在SUV市场中占据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只要紧凑SUV做工用心、走高配低价策略就很容易提升销量。
而奔腾X40以6.68万元起步,通过增加倒车雷达、大屏幕主机、蓝牙等越级配置也确实在3月份打开了销路。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3月上市的奔腾X40 在4月份的订单数量已超万辆,到4月9日其终端交付量也将达到1万辆。一汽方面称,X40很有可能成为一汽轿车难得的爆款。
但并非所有销量不佳的自主车企都能借SUV之势渡过难关。以海马汽车为例,今年3月,海马共销售汽车辆,其中SUV的销量是辆,占比已经接近80%。虽然海马汽车把业务重心主要押在SUV上,但SUV也并不意味着只涨不跌。
由于竞争力欠缺、亮点不突出,从今年3月开始,海马的SUV产品已经走下坡路。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海马SUV累计销量辆,同比下滑2.31%。由于海马的轿车业务早已失去利润贡献动力,所以SUV产品开始走下坡路让海马汽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海马汽车曾在公告中称:要聚焦S5、聚焦核心市场,通过持续开展营销三大工程、服务创新活动、系列终端体验活动、电商引流及精准营销等动作挽救颓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未有实际效果。
以海马主力SUV车型S5为例,今年前两个月,海马S5销量同比下跌21.9%,直接拉低了海马整个销售大盘。作为应对方案,海马在今年3月22日紧急推出了缩小版的S5车型——小型SUV海马S5 young,意在主打年轻消费群体,提振销量,但从市场反响来看,年轻人似乎并不感兴趣。
当前,海马汽车的唯一亮点在MPV产品上。由于基数小,今年一季度,海马MPV销量同比增长.94%,不过总数仅为辆,所占份额太小,还不足以承担“救主”之责。
同样未借SUV之势走出困境的还有观致汽车。自去年3月推出观致5SUV后,该车就成为观致当前的支柱车型。年全年累计销量台,占观致所有产品销量份额的44.9%。观致5的推出也使观致年的销售总量达到台,同比增幅超过70%。但这并没有完成观致制定的3-6万辆年销售目标,目前观致依然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定价过高依然是观致5没有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到优势的关键原因。虽然品质、颜值并不输于知名自主甚至合资品牌,但是14万-19万元的售价依然让后起之秀的观致难以吸引消费者目光。
自刘良担任观致汽车新任首席执行官(CEO)后,观致的策略又转变为“变革、盈利、独立”的2.0版本,试图通过降低成本、跨界合作、拓宽渠道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销量。
为了使新战略落地,观致的新发展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推进新能源战略,跨界合作开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在本次上海车展中亮相的观致电动概念车Model K-EV就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据悉该车将于年量产并上市;二、计划在12-18个月内降低单车、制造等20%的成本,加强新产品开发,每年至少上市一款新车型。
不过,在品牌定位上,观致仍继续走高端路线,只是换了一种叫法,称之为“新高端”,将目标人群锁定在“时代独立者”,希望通过国际一流的品质标准、突破创新的用户体验和独具风格的设计语言为品牌基石,将品牌形象贴近于特斯拉、星巴克等国际品牌,或华为、海尔等中国品牌。
观致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的市场环境却极为残酷。当二线豪华品牌尚且通过降价促销来拼得市场份额时,后起之秀观致能在高端路线上坚持多久,业内的观点并不乐观。相比之下,反倒是彻底突破底线,以所谓的“逆向开发”征战四五线市场的众泰汽车活得风生水起。
据说现在众泰版“卡宴”需要加价才能提到车,四五线消费群体对超豪华车的渴求可见一斑。通过“逆向开发”年众泰共推出了T运动版、SR9、新大迈X5等多款与知名汽车品牌外形神似的车型,它们将众泰的年销量推向了33.31万辆,同比增长50%。其中,明星车型当属神似大众途锐、型似奥迪Q5的T,它贡献了众泰汽车近一半的销量。
今年众泰的野心更大了。据官方消息称,年众泰将全面发力,在SUV领域推出三款全新车型,大迈X7、T、T,在轿车领域推出Z、Z的改款版,在MPV市场将推出A40,在纯电动汽车市场推出全新众泰SR7。众泰希望在众车型的推动下,年能完成40万辆的销量目标。
现在,众泰也开始想撕掉“高仿”标签,调整战略。据了解,今年众泰要启动平台化、逐步推进一体化,具体分为四个步骤:整车功能组分块、各模块的系列化设计、一体化平台技术开发、最终所有车型开发均在一体化平台。同时,众泰还定了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年要实现自动驾驶车量产。
从上述迹象看,众泰似乎已经走出困境开始新篇章。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完成借壳上市后,这家不走“寻常路”的民营车企能否上演一场逆袭大戏,成为汽车业中的经典案例,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参与经济观察报社在本次上海车展报道中隆重推出的“年新车赏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