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屈原,有谁最配得上桂花

在我的印象中,桂树多多少少是带一点仙气的吧,传说月亮中就有一棵桂树。以前常常听外婆讲故事,说那月亮里有一棵桂树,有一个叫做吴刚的,每天砍树,可是,总也砍不断。每次听到这里,我都会发问,好端端的,去砍它做什么啊?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月亮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桂树。记得当时,我还松了一口气呢,因为我终于放心了,并没有什么桂树,也没有什么吴刚去砍树,本来嘛,这香香的桂树,谁不喜欢呢,去砍它做什么啊?有时候我会想,要是月亮中真的有桂树,那也不错啊,那偷吃了灵丹妙药而奔月的嫦娥,就不会觉得太孤单了吧。虽然在广寒宫里独自一人生活,可是至少还有一只玉兔相伴,每天晚上,能够闻到桂花的香气,也该满足吧。如果整日里面对这样一棵香树,还要抱怨寂寞的话,那嫦娥便绝对不是一个善于品味之人了。这世上最懂得品味桂花之美的,恐怕应该算是李清照了吧,那句著名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便是出自李清照之手。不管是“薪贵于桂”的典故,还是“折桂”的故事,都只是把桂花看作一种高贵之物,然而,这恐怕并不是桂花的本意吧。如果桂花喜欢受人敬仰的话,它也不会选择只是开那小小的香花了,而且,它也不会选择借住月宫这样僻静的地方了吧。所以,桂花是属于隐逸之人的,那“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之地,并不是它心仪的安居之所,它最想呆的地方,是一个安静的角落,比如,那“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述的幽静山涧,便是它喜欢的地方,在那里,自然能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闲适之感。这样的景致,是最适合李清照这样清雅脱俗的词人的,所以,大概也只有她,才能写出桂花的心声吧。除了李清照以外,还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也配得起桂花,那便是屈原,他在《楚辞?九歌》中就曾经这样写道:“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可见,屈原对于桂花也是极其喜欢的啊,只可惜,屈原太过于博爱,各种香草、兰蕙,他都喜欢,所以,他不可能只对桂花情有独钟啊。屈原并不对桂花情有独钟,但是我却不一样,天下花儿那么多,我还是最喜欢桂花。是的,如果不喜欢桂花,我也不会跑到老远的桂林公园赏花,结果还失望而回;如果不喜欢桂花,我也不会在深夜,闻到桂花的香气,就欣喜若狂,在漆黑的绿地里寻找桂花的影子;如果不喜欢桂花,我便不会在第二天一早,就去寻找桂花的踪影;如果不喜欢桂花,我便不会用我的笔,为那十里飘香的桂花写文章。一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那小小的一朵花中,居然会有如此浓郁的香气,但是我却知道,做人要像桂花一样,俊美的外表,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内在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拥有才学的人,就好像是那香气远飘的桂花一样,就算隐居在陋室僻巷,也终有名扬天下的一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pb/12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