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设计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梧、桐、掌”等15个生字,写好“杨、壮、桐、枫、松、柏”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树?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不同树木的图片,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树漂亮吗?你喜欢这些树吗?你知道不同的树之间的区别吗?今天我们走进课文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2.教师板书课题:(树之歌),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跟着视频读课文,用笔把树木的名字圈一圈,再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3)每句话都介绍了至少一种树木,请同学们把圈出来的树木的名称读一读。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在黑板上。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提问:同学们数一数一共介绍了多少种树?(11种,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2、偏旁归类,积累字词。

(1)提出要求: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

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

预设3: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学生交流)

(2)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橡树榆树槐树石榴树桃树柳树山楂树柿子树

3、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学生开火车读屏幕上的词语。

梧桐手掌枫树松柏装扮桦树耐寒守约北疆银杏水杉花式金桂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桐、掌、枫、松、疆”是后鼻音,“银”是前鼻音。

三、了解树木特点,学习儿歌前两句。

1.请学生仔细读儿歌,用“△”标出每种树木的特点,指名回答。

预设:杨树(高)榕树(壮)梧桐(像手掌)枫树(叶儿红)松柏(披绿装)

木棉(喜暖)桦树(耐寒)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满院香)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杨树——高、榕树——壮、梧桐——叶如掌、枫树——叶儿红、松柏——披绿装;木棉——喜暖、桦树——耐寒、银杏——活化石、水杉——活化石、金桂——满院香)

教师出示标好△的课件,学生校对。

2、我为树木挂名牌。

知道了每种树木的特点后,带领学生做一个课堂小游戏——我为树木挂名牌。教师出示不同的树木图片,学生结合课文描述的树木特点,为每个树木挂上自己的牌子。

(1)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树木特点:杨树高大、挺拔、笔直,多生长在北方。

(2)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树木特点:榕树生长在南方,树干分支多,枝叶特别茂盛,远看像绿茸茸的大伞。

(3)预设:这是梧桐树,它的叶子像手掌。

(4)预设:这是枫树,枫树秋天叶儿红,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5)预设:我知道左边这个是松树,右边这个是柏树,他们的树叶很奇怪,一根根像针一样。

引发思考:为什么人们习惯把松树和柏树合在一起说“松柏”(一年四季都是绿色)所以说他们四季“披绿装”。

(6)预设:这个是木棉。木棉树喜欢生活在暖和的南方,开花的时候满树鲜红。

(7)预设:这是桦树。桦树不怕冷,耐寒,喜欢生活在北方。

(8)预设:这是银杏树。银杏树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称为活化石。

(9)预设:这是水杉。银水杉树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也是一种古老的树。

(10)预设:这是金桂。金桂树喜欢开花,花香浓郁。

3、赏析儿歌前两句,尝试背诵。

教师指导赏析:整首儿歌基调轻松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逐句欣赏一下吧!

(1)出示第一句儿歌和杨树、榕树、梧桐树的图片,学生填写句子空白处,参照图片尝试背诵。

杨树(),榕树(),梧桐树叶()。

提示:梧桐树叶像手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教师提问:你还观察过哪些树叶的形状?出示银杏树叶、泡桐树叶、柳叶、荷叶的图片,指名回答。

预设:银杏树叶像扇子。泡桐树叶像一颗颗心。柳树叶像眉毛。荷叶圆圆像盘子。

(2)出示第二句儿歌和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句子。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结合图片发现三种树木的颜色特点:三种树木的颜色不同——枫树秋天红,松柏四季绿。

(3)朗读指导。

①出示儿歌前两句,学生齐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②教师点拨:“壮、掌、装”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读的时候要突出这几个字,会更有儿歌的韵味。

③师生合作读儿歌。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教师指导背诵。

①记忆树木: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

②记忆特点:高、壮、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

③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杨、壮、桐、枫、松、柏”。

1、指导书写“杨”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杨”字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半部分首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第二个折点在田字格中心,两撇撇尖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方,第二撇略长。

学生练写,展评。

2、指导书写“壮”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壮”字注意左窄右宽,左边一点、一提上下呼应,提笔收在横中线,右边第一笔长横在横中线上起笔,下横稍短。

学生练写,展评。

3、指导书写“桐”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桐”字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同”横平竖直框正,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

学生练写,展评。

4、指导书写“枫”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枫”字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风”上窄下宽,竖撇在竖中线左侧。

学生练写,展评。

5、指导书写“松”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松”字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公”第一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撇至“木”侧,捺尖落在横中线上。

学生练写,展评。

6、指导书写“柏”字。

教师示范书写,提示要点:“柏”字左右宽窄相当,左长又短,右半部分“白”要写得略瘦。

学生练写,展评。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通了儿歌,认识了11种树木,背诵了前两句,会写了6个生字宝宝。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

(1)你还认识哪些树?到生活中去观察一下它们,看看有什么特点。

(2)练习写好这节课学习的生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yh/13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