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已香,诗酒正浓,只待月色与你来折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的词一直很喜欢,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价古人,在多层次的描述中,非常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那超尘脱俗的美感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词不但是咏物也带着对词人品格的自画像,这首词值得用心玩味。

一直不知如何下笔描写丹桂,总是想着非要等到时节刚好,才好下笔。

桂花的香韵在时光中发酵,一年的光阴仿佛只在一缕暗香中,有了股沧海桑田的味道。他乡游子在这缕暗香着多了别离和伤感,多少都藏着些无可奈何。

岁月回首团聚,恰是月到中秋。犹记得《红楼梦》中,史湘云与林黛玉的那句对子:“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落在黛玉手心的,便是那细细碎碎的丹桂,成全了偏属于她命运的字句。

想来,丹桂的花魂藏在它的香气里,那若隐若现的小花,竟聚拢了那么多的幽香,不过风起,便能让远走的人归来故乡。熟悉的味道总让人心安,此心安处是吾乡。

片刻的站立,也能染了香韵,不经意间,几瓣小花落于肩头,不忍心拂走,只拈了来,藏进荷包,香味便随着时光沁到了衣衫中,能伴随好远的跋涉。

最喜欢如水的凉夜,温一壶桂花酒,在月光倾泻的庭院里,择一株开得正盛的桂花树,四下无人,寂寂无声,静静听落花低语,看月色撩人,沉醉在酒的醇香里,浮生就这样流逝,温润、风雅、怡然得不得了。

酒正酣、月正浓,抬头还能看到月宫里那棵桂花树,灼灼之姿,风过时,还有婆娑声。再细细看去,吴刚衣衫半敞,正躺在桂子树下呼呼大睡,而那伐桂的斧头不知去向。千万年时光转瞬逝,他的刑罚到底何时才是尽头?或许,岁月太久远了,他已经舍不下这株在月宫孤独生长的桂树,愿意生生世世常伴左右了。

有人陪伴,才觉得岁月温柔,万物有灵,万物有情,说到底,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多情的尘世间。如春风秋月,如花香雪舞,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众生的情,晕染了人间的景,一切,便开始有趣。

亦不知这满纸荒唐是醉意还是清明,是花太香甜,还是酒太醇厚,亦或是月色太过悠悠,只觉得时节正好,把浮生拉进梦里,一起缠绵,云雨一场诗意,苍白的、单薄的、痛楚的、不甘的都化作梦中旖旎,醒来时,月和酒都融进了宣纸,花香还萦绕指尖。

待青云直上的那日,折桂蟾宫的喜悦,又有把酒话桑的乐视与雅意,重温昨日旧梦,离愁别绪都是笑谈,眼角的泪溢满喜悦。

人生起落,悲喜交织,功成自然身退,到那岁序,便找一庭院,植一株桂子,细细品味“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幽静岁月。

一壶茶一本书,满院闲暇,把时光磨成墨,回忆做成笔,写就一生离合悲欢,最后再与新酿的桂花酒一起埋入土中,来年浅酌低吟的,或许是南来北往的旅人,亦或是期待已久的归人。

桂花已香,诗酒正浓,只待月色与你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yh/11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