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娃在延安,八路军公主的诗歌启蒙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20319/10461911.html

当今,能称得上“现代著名诗人”的寥寥无几。灰娃算一个,自上世纪以来,灰娃统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虽然在众多诗人中,灰娃不是最高产的,但能为诗赋予灵魂的诗人,灰娃又是独一无二的。

年,她带着她的新诗《带着创伤心灵的芬芳》又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谁曽想到这位已经93岁的老人精神仍旧饱满,吐字清晰,完全不像耄耋老人。而且还有着独一无二的灵魂。

自打张仃先生去世后,灰娃对于死亡又有了新的认知,回想她这一生,是从濒临死亡与抑郁中顽强挣扎出来的生命,是诗,让她重获新生。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世纪诗人灰娃的不朽人生。

热爱从爱上开始

年,灰娃原名为“理昭”,意为理想的召唤。她出生在陕西,家里是真正的大户,祖父曾是举人,在清朝考上了举人是有学问的象征,因为祖父的缘故,他们一家也算是书香门第。

儿时,他们一家人住在一所庄园中,灰娃回忆说:“庄园的夏天是最美的,种着各式各样的花,儿时最爱的活动就是在大院子中奔跑,然后欣赏五颜六色的花。”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她祖父母去世,由于大家族解体,不得不跟随着父母和姐姐来到西安生活,至于西安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那就不得而知了。

书香门第出身的灰娃父亲也不是普通人,在西安落脚之后很多就谋得了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只不过与之前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于是他们一家就靠着父亲微薄薪水支撑着。

不过就在她10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了,在她父亲去世不久后“七七”事变爆发,抗战爆发,为了躲避战争,母亲带着她和姐姐去了乡下外婆家。

连绵战火让她和姐姐不得不暂时放弃读书,不过在乡村的生活却让灰娃对生活了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乡村的生活会吸引灰娃很多思考,或许正是有这么一段经历,才让灰娃在心里萌生出非常多的感慨。

她觉得“乡村的人,生活万象、天文地理、自然,很多细节都会引起我无限遐想。”

当然了乡村的生活也同样伴随着贫苦,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创造出非常之多的人间情感。

这种种的情感都在一点点撞击着灰娃的心灵,然后又由灵魂贯穿她的全身,最终全部成为她拿起笔写在纸上的诗歌。

灰娃曾说:“必得诗自内心催我,我才能写。”或许从那时起,灰娃便用灵魂来谱写诗歌了。

为了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她选择和姐姐去汉中读书,其实读书是次要的,关键是当时的国情,让很多有志青年加入,而灰娃的表姐、姐姐都是左翼青年,带她去汉中一是为了读书,二是为了参加革命。

就这样12岁的灰娃走上了革命道路。她记得临走的那天早晨,妈妈为她穿好了军装,穿戴整齐后正式踏上了去往西安的火车。

她和姐姐先乘火车到西安,然后坐马车来到了一座大别墅,这原本是大文学家吴宓的故里,后来成了著名的安吴青年训练班。

来到这里之后灰娃才知道,原来汇聚到这里的全部都是拥有爱国精神的有志青年,都有谁呢?有画家张仃,诗人艾青、塞克,作家萧军等,

那么后来为什么叫做灰娃了呢?

她曾这样解释自己的这个笔名,“这个名字流传西部,其亲切、微妙的涵意,标准国语很难说透。

灰,本身的含义是颜色,为暗色,代表着苦涩,而“灰娃”则表示为“希望被人疼爱的小孩”。

而且在安吴训练班中的灰娃年级最小,长得也最小,也因此被旁人亲切称呼为“灰娃”。

虽然暂时没有机会进入些小,但在训练班中灰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她跟着那些比她年龄大的青年们一起上课,一起唱歌,每天都会迸发出很多新奇有趣的想法。

年初,安吴堡的青年们历尽千帆终于来到革命根据地延安,延安比起安吴堡艺术气息更为浓郁。

也是在延安与众多艺术家的密切交流,让她吸收了许多不同的思想,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成长,就这样,她开始这大半生的艺术创作。

到延安后,灰娃进入干部学校,在延安干部学校中她也是最小的知识分子,只不过和安吴堡不同,她不能和其他青年在一起学习,所以被编入少年班。

当时的延安物资匮乏,就连写字的墨水都没有,为了能写字他们就想办法制造墨水,把医务室的高锰酸钾拿来用水化开作为“紫墨水”。

而用来写字的纸不能创造只能收集,在当时每周都会有报告会,会用许多种颜色的纸来贴标语,等到一散会,孩子们就把标语撕下来裁成小块,订在一起作为本子用。

正是在延安那段艰苦时期,让灰娃养成了在纸片上记笔记、写心情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如今。

如今93岁的灰娃仍时常会怀念在延安的日子,若不是没有那段日子或许就没有今天的灰娃。她把那段日子称之为“抚慰生命的日子”,虽然那段日子已经成为了遥远的曾经。

干部培训班仅维持了一年多就因为革命根据地转移解散了,昔日的学员也就自天南海北的各自奔走了,但儿童班的孩子们留了下来组成“儿童艺术学园”继续上课。

其实从那时候开始,灰娃才算是真正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艺术,在学园里,灰娃学习国文、算术、自然、英文、音乐、戏剧、美术、形体训练等。

灰娃说。“在延安,我一直都很羡慕身边的大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为理想献身。”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灰娃凭借努力成为了儿童班的模范。那时候艾青曾说:“灰娃这个孩子很奇怪,延安的人没有人不喜欢她的,甚至很娇惯她,可是她没有自己娇惯自己。”

婚姻生活

在19岁那年灰娃结婚了,她的另一半是一位兵团参谋名叫武昭峰,两人的生活也不安稳,部队走到哪里他们就去哪里。

年,武昭峰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牺牲。那时的灰娃正在治疗肺结核,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口吐鲜血,直到两年后她的身体才恢复,后来她独自一人到北大求学。

在求学的那段日子里,灰娃仍旧饱受肺结核的困扰,后来实在严重的极了,不得不请假到东四十条的一个房间里养病。

那段日子中让灰娃开始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每天读诗歌是她的一定要做的事情,灰娃也由此彻底爱上了诗歌,她在北大求学时学习的是俄语专业,因此在康复后,她到了北京编译社工作。

此时此刻的灰娃仍旧是一个人,许多认识灰娃的人都不免对她心生怜悯,希望她再找个另一半。

但她觉得别人介绍的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也是巧合她认识了白天。

白天曾是开国少将,同样深爱中西方文化,与灰娃志趣相投,武灰娃说,她选择伴侣最看重的就是品性。两人很快结婚。但好景不长,因为那灰暗的几年,白天每天都得挨上几次“特殊对待”断了肋骨,后来又患上了癌症,只能躺在病床上。

那段日子是灰娃最灰暗的日子,她渐渐患上了抑郁症,既要照顾白天,又要对抗病魔。

在最难过的时候,她一度想到结束生命,那段时日灰娃总是爱在纸上写写,有时候是几句,有时候是几段,不过灰娃没有留下一句,毕竟在特殊时期,她不能把这些所谓的“诗”留在身边。

后来,灰暗的日子终于过去了,灰娃鼓起勇气把她写的这些句子拿给画家张仃看。

张仃看到这些文字既激动又兴奋,告诉她这些是诗歌,还鼓励她不要放弃写,因为中国人需要这样的诗。

从那时起,灰娃把每天写诗的纸片放进一个铁盒子。

灰娃说。“我是无意中走到诗的森林里来的,事先并没有做一个诗人的愿望。诗是主动的,我乃被动者,是诗催促我把它表述出来。”

不得不说诗歌就是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在无形中鼓舞着灰娃,在写作过程中灰娃的抑郁症也痊愈了。

后来的日子她便和张仃在一起了,曾经张仃是她无话不谈的挚友,后来因为张仃让她彻底爱上艺术,在人生的下半场又是张仃成为写诗的启蒙者。

两人结合于年,那一年,灰娃59岁,张仃69岁。年,张仃去世,灰娃深受打击,多年不发的抑郁症再度袭来。

后来,依然是诗歌拯救了她的灵魂,在晚年的那段日子,她写下30多首诗,其中组诗《在月桂树花环中》《童话·大鸟窝》等。

从《山鬼故家》到《灰娃的诗》,再到《灰娃七章》《不要玫瑰》,迄今为止,灰娃出了4本诗集。

年,灰娃新诗集的推广活动虽然密集,但她却格外开心,在她脸上丝毫看不到耄耋之年的疲态。

她说,“我的心里本来攥得很紧,现在有点松下来了,看到这些年轻人和他们的诗,觉得中国有希望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诗人呢?灰娃觉得“诗人是一只鸟,不停地在唱歌,唱人类的痛苦,唱人类灵魂的疾病。把这些都大声唱出来,从而促成人类灵魂的改变。

从那段灰暗的日子到如今,灰娃每一次创作都是灵魂的洗礼,她的一生经历的林林总总都由她的诗传递给这个世界。

她的诗似乎有种特殊的力量来照亮灵魂迷茫的人。

最后用一首灰娃未公开的诗作为结尾:“我这颗心很宝贵,像冒着气的热血,我把它献给希望之星。可不知怎么,(他们)竟然把它摔到地上。血液在土里,钻石碎了,但还闪着光芒。遮不住的光。”#人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yh/11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