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小鹏汽车在纳斯达克成功敲钟的事情在国内舆论反响极大。如果按照最新股价来看,小鹏和一个月前上市的理想已经是不相伯仲,放在国内都是妥妥的前十大车企之一的市值规模。这对于小鹏这家只有2款车的车企来说,当然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推,小鹏在IPO之前一直都在做一件事:紧锣密鼓地推进自建工厂的建设投产,积极推进肇庆工厂的产能爬坡。这家以往一直以代工模式自豪的车企,在进入年之后,仿佛突然换了一个人一样,不再提及代工模式了,反而是多次不断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建工厂的重要性。
到底为什么,让小鹏明里暗里都开始放弃代工模式呢?原因和年初的一条关于小鹏代工方海马汽车的新闻,有着密切关系。
海马玩不下去了年3月,正是各行业开始缓慢复工复产之际,海马集团正式发布内部公告,宣布成立公司转型研究办公室,海马汽车的一些高层任转型办公室的主任等高级职务。实际上海马集团这份公告并非没有先兆,在年海马公布的11月新车销量数据中,11月份共计生产辆,同比下跌57.39%,11月销量为辆,同比下跌10.22%。19年1-11月份海马汽车累计销量为辆,同比下跌58.95%。
而这只是压倒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实际上海马汽车早在19年年初就开始了不可挽回的连续暴跌,4月份,海马的股票正式变更为ST海马,熟悉股票的人都知道,ST代表着什么。而到了10月,海马股价已经从年的6块跌到不足2块。而在11月23号,海马集团发出公告,出售旗下的一些大楼,换取了数亿元资金,再联想到上文介绍的成立转型研究办公室,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海马的转型,意思就是退出汽车行业。
海马可以转身,但小鹏不能前面我多次提到海马集团,而非海马汽车。实际上海马汽车只是海马集团旗下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板块,海马集团主要业务板块有三个:地产,金控和汽车。而其中最赚钱的,是前面两个。如今汽车板块出现大问题,但至少还有很能赚钱的地产和金控两个事业群在撑着,因此海马汽车会倒掉,但海马集团不至于。
因此直接退出汽车行业转型到别的,也就顺理成章了。对于海马集团来说,汽车板块的失败固然是一个重大挫败,但也还没到生死存亡之际。
海马撑不住了,小鹏面临的就是无车可交,因此小鹏只能自己搞工厂。实际上小鹏早就知道海马的状况不妥,也早早就开始自建工厂,早早地就全国到处跑,寻找建厂的地皮。到目前为止,除了已经投产的肇庆工厂之外,小鹏的第二家工厂也差不多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曾经的代工模式最终还是走不通了其实目前小鹏几乎所有的指望,都寄托在肇庆工厂上。肇庆工厂目前是P7的主力工厂,也是相当一部分G3订单的制造地。实际上有业内人士指出,P7目前迟迟不能做到大规模交车,全国普遍存在严重的订单挤压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小鹏把P7全部产能都压在肇庆工厂上,而新建成投产的肇庆工厂,目前还处于产线磨合和产能爬坡阶段。
预计未来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小鹏仍然会面临着交付问题。这也是这家新势力车企眼下最大的问题。而至于当初和小鹏一道坚守代工模式的蔚来,它目前仍然处于代工状态,但蔚来在合肥的制造基地也已经在建造,同时作为现在国内第五大车企,蔚来国外的制造工厂也已经摆在议事日程上。
而另外一家新势力理想汽车,最近也传出即将建设第二家制造工厂的消息。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四大新势力在自建工厂这件事上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而就目前各家的进度来看,威马在温州和湖北各有一家工厂,小鹏只有一家,理想也只有一家,蔚来目前没有。
至少从产能和未来的新品推进速度上来看,有两家工厂的威马,相比另外三家,显得要更加灵活一些,也更不容易受到外来因素冲击。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