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千亿产业助力,宜昌这样发展你不得

昔日的“川鄂咽喉”——宜昌,如今已经成为连接长江上下游经济发展区域的重要“节点”。当人们出入于高楼大厦,穿梭于各商业中心,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来涌入这座城市,宜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些都应该感谢宜昌正在实施的“六大千亿产业”战略部署。

图为:壮观的宜昌滨江。

自年以来,宜昌提出重点培育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六大千亿产业”的战略构想,并以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的速度奔向现代化未来之城。到年,“六大千亿产业”的战略构想将不再是“纸上蓝图”,而是成为驱动宜昌加速腾飞的核心动力引擎。

以转型为纲

稳居省内唯一三大千亿产业地级市

9月宜昌,奏响产业开发最强音。

宜化、兴发,化工企业领头羊,引领宜昌上半年精细化工产值达到.85亿元。

稻花香、东阳光药业、安琪,食品生物医药巨擎,驱动宜昌食品生物医药实现产值.68亿元。

北斗国科、南玻显示器件、仝鑫精密锻造等公司,推动宜昌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亿元(不含军工企业)。

今年上半年,三大支柱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使宜昌稳居全省除武汉市外唯一拥有三大千亿产业的地级市。

然而,当“绿色生态”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主旋律,当“腾笼换鸟”、“退二进三”这些中央奏响的发展口号拂遍宜昌大地,坐拥这三大千亿级产业的宜昌,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吃干抹尽”,把废物变为“宝物”?

图为:安琪厂房——生物医药

转型升级!

这是宜昌市委、市政府和所有企业共同给出的答案。“我们集团花费近5亿元,为的就是让产品从低端跃入高端行列,如今新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瑞士、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宜化集团董事长蒋远华尝到了“转”的甜头。

与宜化同行的,还有资源回收利用的龙头企业——力帝机床。

该企业通过升级生产线,彻底解决了废钢铁破碎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实现了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填补了我国钢屑利用领域的空白。据公司总经理李明波介绍,该生产线的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已打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垄断,升级到了废旧金属回收处理装备制造领域的最前沿。

除此之外,通过升级,安琪酵母公司的酵母抽提物产能世界第一,活性干酵母产能亚洲第一;宜昌东阳光药业红霉素原料药产能世界第一;宜昌三峡制药硫酸新霉素产能世界第一……

图为:宜昌装备制造

正是因为牢牢跟随国家发展大势,不断谋求转型升级,分别于年、年、年率先实现产值千亿大关的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逾发“高能”,迸发出大产业、大发展、大开发的无限活力,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以创新为核

“腾笼换鸟”驱动现代物流挺进千亿大关

“今年突破亿!”

立足鄂西,崛起中部的战略位置,引来阿里巴巴、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以及三头六臂跨境电商联盟的强势入驻。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加入阿里巴巴“出口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电商崛起,意味着巨大的物流市场正整装待发。

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勃兴,国家早已将战略棋子布在了宜昌,随着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伍家岗长江大桥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宜昌经荆门至襄阳、宜昌经兴山接郑万铁路连接线、西安经宜昌至长沙铁路……这批重大项目,正让宜昌的交通运输更加发达。

图为:宜昌三峡物流园

翻开宜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成绩单”:年宜昌物流营业收入亿元,年亿元,年亿元。年上半年.7亿元,同比增长15.1%。“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实现产值亿元,延续每年建成一个千亿产业的发展速度。”宜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宜昌现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32家,全省重点物流企业25家,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物流企业11家,省内仅次于武汉市。预计到年,宜昌市现代物流业产值将达到亿元。

在宏观经济下行面前,如何逆势而上,实现又一个千亿?答案是创新。

宜昌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创新上铆足了劲,在市域范围内,对重点物流项目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审批;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涉及重点物流项目和重点物流企业的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免收;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中介服务性机构收费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减半收取……一系列支持政策助推着宜昌物流业快速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优厚的政策环境下,企业也开足了创新马力。“今年,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了效率。”宜港集团率先研发启用手持终端,向科技要效率,进一步打造智能化港区,宜昌港务集团商务物流部经理佘秀琪说:“使用这项设备可以杜绝出错,减轻理货人员工作量,提高效率。目前从船代公司、内部理货人员那儿收到的反响都非常好。”

正是举全市创新之力,驱动着宜昌现代物流产业的加速腾飞,向着建成第四个千亿产业稳步向前。

以人为依托

借力引智聚集人气培育二大千亿产业

未来几年,再添两个千亿级产业!

宜昌提出这一目标的底气,来自“富含”高精尖科技含量的新材料产业和各个城市“腾笼换鸟”的“新鸟”首选——文化旅游产业,将于未来几年陆续突破千亿大关。

图为:兴发集团有机硅生产基地

这两大产业的壮大,就是吸纳“人”的过程。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聚焦。年1月,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三峡大学成立材料与化工学院,并与湖北华碳新型石墨材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新型石墨材料研究中心,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宜昌市第一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成立了新型石墨材料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和湖北省重点产业创新团队。

这源自宜昌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的“殷实”家底。

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宜昌成功入选全国14个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成为全国唯一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示范城市。

这使得宜昌在新材料产业跻身千亿级的道路上,再添动力。

图为:宜昌新材料产业

年,该市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亿元,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9.9%,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功能性材料为主,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当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齐聚宜昌的同时,全球各地喜山玩水,酷爱历史文化的人也将宜昌作为他们的旅游必游地。

据了解,宜昌现有5A级旅游景区4家,4A级14家;全国百强旅行社3家,5A社3家,4A社4家,5A级景区和全国百强旅行社数量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居于前列,全省游客满意度测评宜昌连续三年位居首位。

图为:宜昌长江钢琴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在加速腾飞,金三峡印务进入全国新闻出版行业50强,是全省第一家境外上市文化企业。宜昌文交所是全省市州唯一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年上半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

在“绿色”中崛起的宜昌,离不开文化旅游的快速勃兴,未来几年,宜昌文化产业总产值将突破亿元,旅游总收入将突破亿元,将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实现文化旅游千亿产业目标。

每年建成一个千亿产业的宜昌,正于鄂西铆足全力加速腾飞。

宜昌入围中国强企业速览

年以来,宜昌保持着每年新增一家中国强企业的纪录。至年,已有三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强榜单。

年,湖北稻花香集团首次入围中国企业强,年以主营业务收入.46亿元排名位。自年起步以来,历经30多年的不懈奋斗,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成员企业58家,旗下白酒主业、配套产业、服务旅游产业、食品饮料产业、物流产业等五大产业并举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年,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入围中国企业强,以主营业务收入.08亿元排名位。兴发集团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搬迁企业,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现拥有1家上市公司和70多家子公司,总资产亿元,员工7人,位居中国化工强第38位。宜昌产业发展名片

精细化工名片

兴发集团: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销量全球第一次磷酸钠、二甲基亚砜、黄磷产销量全国第一草甘膦产能全国第一

食品生物医药名片

安琪酵母公司:世界最大酵母提取物制造商、世界第三大酵母制造商东阳光药业公司:红霉素原料药产能世界第一三峡制药公司:硫酸新霉素产能世界第一东阳光长江药业公司:全国规模最大的防治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的国家战略储备及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宜昌人福药业公司:芬太尼系列麻醉药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湖北华强科技公司:医用丁基橡胶瓶塞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稻花香集团:全国白酒销量十强枝江酒业集团:全国白酒销量十强

先进装备制造名片

长机科技公司:中国唯一的全系列和最大型插齿机制造基地黑旋风锯业公司:金刚石锯片基体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全国最大的中小缸径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电子信息名片

宜都东阳光实业有限公司:全球规模最大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生产基地

来源

荆楚网

记者

雷鹏程周巍华

整编

宜昌发布

编辑

晓浪编审

小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qq/8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