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哪里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13050.html
炼形神冶莹质良工,
如珠出匣似月停空;
当眉泻翠对脸敷红,
绮窗绣幌俱含影中。
前言
自汉至唐,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繁荣,陇右地区成为东西文明的交汇之地,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代时期“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本区(今武山)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南道重要节点和必经之路,在千年文明的交流融汇中孕育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丝路文化。本次线上展览以陇右丝路文化为背景,精选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唐代摩羯纹铜镜,唐代凤首壶和唐代鎏金镶银铜碗等馆藏丝路珍品文物,带您领略海纳百川的文明碰撞和有容乃大的文化情怀。
海兽葡萄纹铭文镜
海兽葡萄纹铭文镜又名海马葡萄镜、天马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唐代是其流行时期。此类镜装饰奇异,纹样充满神秘色彩,是中西经济文化长期交流的成果,也是中国铜镜装饰纹样由瑞兽向花鸟植物纹转变的特殊产物,在铜镜史上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武山博物馆馆藏海兽葡萄纹铭文镜,国家三级文物,重克,直径14.8厘米,厚0.9厘米,图案精美,制作精湛,代表了唐代高超的制作工艺。伏兽形钮,以轮环为间隔,分作内、外两区:内区是环绕一周的八串葡萄和长瓣之花,枝条交错缠连,葡萄颗粒饱满,葡萄藤叶和花瓣枝蔓铺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葡萄和花草间有四只狻猊在玩耍嬉戏,或卧或伏,神态各异,葡萄及长瓣的枝蔓越过轮环间隔由内区延伸到了外区;外区也是以16串硕果累累的葡萄和藤叶花草为主,其间装饰着8只雀鸟,有的静静伫立,有的啄食葡萄,有的展翅飞翔,千姿百态,生动活泼,惹人喜爱。铜镜的最外缘装饰着一周流云纹,镜缘是一周窄线棱边,纹饰全部为浮雕式,高低起伏,生动形象。
海兽葡萄纹铭文镜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这种头大圆身子的动物,人们经常把它们称作“海狮”或“狻猊”,其实它们就是古代的狮子,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殊方异物,四面而至”,①狮子作为珍贵的贡品输入我国。《尔雅·释兽》曰:“狻猊,如虦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②这说明狻猊就是狮子,原产于亚洲西部和非洲一带狮子在佛教中既是佛的护守者,又是四大菩萨之一的文殊菩萨的坐骑,自张赛通西域后,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不但引进了葡萄、首稽、胡萝卜、胡桃等十余种植物,西域的许多珍贵动物如汗血马、狮子等也相继引进中国内地。唐代人们仍然把自己的国土称为“海内”。而国土之外,人们不太了解的地方,就笼统地称之为“四海”。葡萄、狮子等动植物都不是本国所产,而是从西域传进来的,所以古代人就在这些动物名称前面加个“海”字,其意义并不是说它们是海中所产之物,实际它的意思就是指西域以外、海外带回来的东西。葡萄,汉代称“蒲桃”,西域最早种植,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后被广泛种植。《汉书·西域传》说:“大宛左右,以蒲桃(葡萄)为酒……汉使采蒲桃、苜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桃苜蓿离宫馆旁,极望焉。”③唐代国内外交往频繁,狻猊、葡萄等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内地,此镜背面的纹饰正是中国接纳西域文化的实物例证。唐初,波斯摩尼教传入中土,海兽和葡萄在摩尼教皆被视作有力的象征,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富贵长寿,而且由于葡萄结果非常的多,又有着多子多福这个寓意,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也反映了当时对波斯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中国的铸镜匠师们创造性地将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海兽和葡萄巧妙结合,形成了自己民族风格的图案,海兽葡萄纹是唐朝比较有代表性的纹饰,具有很强的艺术欣赏价值。
-END-
图文编辑
侯静刘文英
审核
孟丽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