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发轫于上世纪末的国企改革后,淮安建国后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工业产业体系,基本瓦解殆尽。当然,这其中的错综复杂,甚至恩怨情仇都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说完的。不过,其造成的现实就是,淮安如果想快速发展产业体系,只有借助外力,也就是招商引资。所以说,这些年淮安大规模的进行招商引资,有其必然性。
那么,承接上一篇文章,今天大麦要说的是,在现有的局面下,淮安如何真正培育出自己的产业体系?除了常规的招商活动外,能不能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与设计,在某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呢?
首先,要明确的两点。第一、无论是在实际的汽车比赛,还是现实社会中,“弯道超车”都是需要勇气和技巧,同时也是危险的。第二、在传统的工业社会里,一个产业集群的培养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有些地区却又通过非常规的手段实现了产业的快速集聚。
下面先来看两个例子,首先是重庆,年以前,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几乎一片空白。而到了年,重庆形成3大品牌商、万台产能、6大代工厂和多家零配件企业集聚的全球笔记本电脑产业基地。而重庆当年为了吸引京东方落户生产柔性材料,政府成立产业基金,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配套百亿资金使得项目落地。
如果说重庆的发展有其历史特殊性,可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大庆的故事,或许更有借鉴意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国内满大街跑的“沃尔沃”汽车,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这个东北的偏远城市。年,吉利汽车意欲收购瑞典汽车巨头沃尔沃,但是,算来算去还差个30亿,李书福接洽了国内60多个城市,依然没有结果。“球”来到了大庆的“脚下”。
大庆在充分论证后,地方国资平台拿出30亿入股吉利,协助其参与收购。收购完成后,年,沃尔沃方面宣布在国内成立两个整车生产基地,大庆和成都。当时,在大庆几乎找不到一家汽车产业配套企业。但是,沃尔沃的落户和地方政府的努力。最终,几乎在一张白纸上建起了大庆的汽车产业链,年,大庆市整车出口近2.5万辆,出口额达8.97亿美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4%,几乎撑起了整个大庆的出口。
这是重庆和大庆的故事。如果把两个故事眼花缭乱的情节剥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操作手法:以股权投资带动产业落地,最终,加速产业要素集聚。而在大麦看来,眼下说不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好了,下面就来聊聊大麦的思考:淮安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产业的加速发展。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观点,供参考吧!
先说大背景吧,今年在美元持续加息,国外毛衣战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多重因素下,国内的A股市场,已经从年初的点的位置跌破点,很多公司的股票已经跌到了地板价,而股价暴跌的背后,实际上是资产价格被打压到了历史极低估值。此时的资产价格不仅相对安全,而且蕴含着很多机会。
举个例子,淮安定位于航空货运枢纽,也去了包括国际航空货运中心的孟菲斯进行考察,随后持续开展了招商工作。而大麦在阅读了孟菲斯的相关材料后发现,其航空货运枢纽的崛起,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其靠近美国的医药生产中心,因为医药产业对物流货运的要求很高,航空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去看,淮安在这方面也具有优势,因为临近的兄弟城市泰州和连云港都是国内重要的医药研发生产基地,扬子江和恒瑞算得上业内的两大巨擘。当然,淮安不可能打人家生产企业的主意,因为这些企业都是所在城市的命根子。但是,淮安可以从物流上下功夫啊!
怎么下呢?寻找能够进行整合的医药流通企业。有没有呢?现成的——南京医药,目前已经全面掌控了江苏、安徽和福建三省的医药流通领域,同时旗下有多个药店连锁品牌,年的营业收入是.73亿。那么,这样的一家上市公司,目前的估值是多少呢?45.73亿,其第一大股东南京医药的持股比例是27%左右,第二大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是12%。那么,假如淮安的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投资,现在大概只需要5亿左右的资金,就差不多能谋求第三大股东的位置了。
另外,入驻这样的企业安全不安全呢?看一个数字,年下半年南京医药进行定向增发,增发股价是6.51元每股。而现在的股价呢?4.39元每股。这样的估值甚至低于当初外资的入股价。假如,进入了这样的企业,并且能够实现合作,那么就等于通过5亿的杠杆资金撬动了一家每年能产生多亿营收的综合流通型企业。而且,还为这样的资金提供了极高的安全空间。当然了,如果能够实现持股限制上的突破,故事的可演绎空间就更大了。
这是说的是航空物流产业,下面说,另一个产业汽车制造业,先来看四家公司,分别是:目前总市值84亿的众泰汽车,总市值62.4亿的东风汽车,总市值49.7亿的力帆股份和总市值33.7亿的海马汽车。这四家车企的总市值是.8亿。如果按照10%的公告线来看,全部入股的话,资金是23亿左右。(当然,后期的买入成本肯定会变高)。换句话说,也就是花23亿左右,基本上就差不多能在这四家车企中做到第二或者第三大股东了。这四家可都是有整车厂的企业,而且全部有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牌照和生产能力。
一旦地方政府资金平台实现了对其的全方位持股,先不论最终合作如何?即使这样的消息传到市场上去,那么其造成的轰动效应也是巨大的。而且,这四家企业的估值,目前也被市场压到了极值,其市盈率都在10倍左右。另外,目前市盈率仅3倍多的长园集团,总市值是73亿,它是比亚迪的重要供应商,是国内锂电材料的龙头企业。目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甚至低于7%。
淮安不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吗?四家整车厂和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这些目前被打到地板价的企业股权,难道不是可以值得考虑的一种方式吗?在现代商业社会,股权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在董事会里,这就是实打实的权益。
另外,还有说一家和淮安相关的企业,井神股份,目前的市值仅有28亿多,但是大股东是省盐业公司,淮安的持股比例很小。对于这种原材料资源集中于淮安,但是淮安分享收益有限的企业,在市场的低点,地方政府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增持呢?
当然了,这样的买入和持有,在国内的证券市场中,也出现过很多起,甚至发生过不少股权之争的矛盾。前两年,保险资金大幅进场,甚至被证监会主席斥责为“害人精”。但是,如今的情况可能有了变化。如果关心国内证券市场动向的话,上周五,央行,证监会,保监会和副总理联合向市场喊话,稳定市场预期。特别是刘鹤副总理的讲话,从某种层面上是呼吁长线资金入场,参与维护市场稳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如果觉得还是比较难理解,那么此后各地地方政府纷纷表态兜底本地上市公司就可见一斑。如果早些年的入股是“害人精”,那么。此时说不定就是“白衣骑士”。中国的资本市场就是那么神奇!
最后说一下,以上是大麦的个人思考,有些内容可能会让部分朋友觉得异想天开。不过,没关系,五年,放五年再来看吧,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再回溯起来,就会看出此时此刻是多么“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另外,还是作一个预告,今后二斗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