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清代海鲜图谱《海错图》。“错”即杂,《海错图》是明末清初聂璜根据其在东部沿海的见闻、绘成的海洋动物图谱。其中分四册,可粗略地分为鱼类、异于鱼的神奇动物类、贝类、螺虾蟹类。其中前三册藏于故宫博物院并出版于《清宫海错图》,第四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书倾注了画者的心血以及对海鲜的热爱。聂璜踏遍河北、天津、浙江、福建沿海,把所见所闻的海产一一录入。图文兼备,书及该物种的样貌习性、捕捞烹饪,还为每种动物赋诗;画也不拘一格,图文呼应、妙趣横生。且来品品——井鱼书中记载井鱼头顶有洞,储水后会外喷,航海的人们便会找器皿来盛水,咸苦的海水从井鱼的洞里喷出竟如淡水,因而这种大鱼被称为井鱼。我们知道这种喷水的鱼今天唤作鲸鱼,鲸鱼作为哺乳动物也并不能净化海水,不知古人唤鲸鱼是否出自井的联想呢……根据此图显然作者并未见过鲸鱼,而是查阅文献并且展开“龙化为水”的想象绘制的,但是这个想象也还蛮有趣的!根据传闻和想象描绘的海洋动物还有一些,比如————这个是什么海洋动物呢?是海豹。类似的还有海狗、海马、海獭、海豚,甚至蛟、神龙等……无怪乎作者认为地上有的海里也有,海洋世界包罗万象、难以穷举!每样物种作者都为其收录了文字记载有的神奇故事。如海市蜃楼——古人还相信生物互化之说,鸟化鱼,鲨化虎,麻雀化花蛤……有些动物可以互化,有些则是需要时间的进化,体现了世间万物永恒变化的古代观念,而这也被传神地绘制了出来。“化生说”之鱼雀互化雀入淮为蛤,雉入海为蜃。出自《尔雅》尽管如此,海错图所绘大部分动物都能够考证,有些具体详实,结合了渔人所言和古籍所载、作者亲自所见和亲耳所闻,图画样式也非常真切,仿佛得此宝书便可在书房中辨别饭桌上的海味,知其来路习性,见画如见活物,无怪乾隆也对其青睐有加。海鳝。图文构图极佳。蛎。不仅绘其形态,还附有生长方式和可以吃的部位,作者的考据不可谓不认真详尽。这里作者把插竹饲养的竹蛎分为另一种海产,是根据方志记载而未亲自得见。事实上插竹养蠔在闽粤滩涂是常见的饲养方式,而饲养的品种也与附石而生的野生牡蛎没有什么不同。带鱼。渔人经常钓到两三尾首尾相连的带鱼,作者以为是带鱼为了救助同伴。实际上带鱼咬尾是因为被困的带鱼引发了同伴分食尸体的欲望。这里作者把带鱼的习性巧妙地融入在构图之中。龙头虾。这个逼真吓人程度丝毫不亚于光遇里的皮皮虾,作者虽未亲见,但也想必是看过吃过不少海虾了。《海错图》以图画的方式,呈现了作者对东南沿海水产的考据。结合了文献记载和渔人口述,把所见所闻的海产呈于纸上,介绍了他们的生活习性、捕捞方式和烹饪口味,见画如见其鱼。想起广东人在海洋世界里评价展出鱼类的好吃与否,《海错图》大致也是这样一部纸上海洋馆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