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马,你知乎仕荐

伴随着年的车市下行,车市销量已经回到了年-年的水平,越来越多的压力倾泻在每一家车企身上。

在这样的下行压力下,从单一的销售导向转型寻求品牌支撑是每一家车企必由之路。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从大众提出的“遇见新大众”,到广汽本田展现的愈发时尚、粉丝化的风格,东风日产强化“智能”形象都可以看出,它们都不再只是通过新产品投放来吸引年轻消费者,而是对整个品牌进行“刷新”,是从产品、到技术、再深入到营销方式,每一个环节都在变化。

海马汽车无疑也同样认可这样的观点:“这个‘品牌支撑’不是单一维度的,单纯的推出几款新车,造作的喊几句技术口号都不是长久之计,这个‘品牌支撑’更多的是多维联动效应,是新品、技术和营销等层面的扣环。”

在广州车展上,海马这家自主车企也正在做出更加积极的转型动作,从呈现的全新一代产品,到发动机技术成果的展示,再到联手“知乎”、“京东”呈现的更加互联网化的特点,都显示出其坚持和努力,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踩准自己擅长的赛道

在海马的造车思维中,“家用车”不仅仅只是轿车,更多是指“符合中国家庭消费者”的产品。

早在年桑塔纳、捷达时代,海马就导入过紧凑型MPV普力马并迅速走红,提车加价也挡不住家庭消费者的热情。第二年,海马“福美来”跳出了当时车企习惯投放面向公务市场的B级车,用“家用车”概念打开了全新增长空间,与别克凯越、现代伊兰特并称为“新三样”。当SUV消费热潮的来临时,海马汽车精准捕获消费需求,用海马S5打开了国产紧凑型SUV的新市场,轻松迎来了10万辆的规模时代。

从普力马、福美来时代到海马S5的10万辆时代,期间海马汽车还推出过的骑士、海马M3等产品,似乎海马的产品变化总能“踩准”用户的需求。随着中国汽车发展的竞争白热化,产品逐渐趋于同质化,品牌口号甚至也开始模式化,海马也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汽车消费的存量时代,海马如何在红海市场中寻找到新机会呢?

广州车展上,海马汽车给出了自己思考的答案:聚焦消费者家用需求的多功能车型上。而海马7X就被海马视为新思维下的全新一代家用多功能车型。

海马方面在解答海马7X定位时回答说:从名称上显而易见,这款车型将主打七座家用车,过去MPV在中国市场更多代表了商务需求,而海马则强调7X“更适合二胎家庭的七座车”的家庭化属性,更强调满足当下二胎家庭消费者的多场景出行需求,放弃了用“MPV”大概念去争抢红海市场。

七座车如何才算拥抱互联网

海马汽车是少有自主品牌中有七座车型造车经历的车企。那么年的海马7X和年普力马,时隔20年后海马又是如何说新车型是考虑了消费者需求呢?答案是,海马7X是一款更有互联网特质的产品,从外观到功能都紧密的“互联网”相联系。

第一个表现并不是车辆增加一套车联网系统或者简单的增加触屏、语音等功能,而无疑是“外在的个性化”。没有一个人在互联网上是相同,因此海马7X这款车和传统MPV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的个性、独特和可辨识性。

尽管从车身尺寸上看,海马7X的车身尺寸和奥德赛差不太多——前者长宽高为**mm,奥德赛的车身尺寸为**——可是海马7X却在设计上完全摆脱了商务气息,倾斜的A柱和回旋镖式D柱设计造型,更有运动感。巨大的黑色网格进气格栅以及内凹式的中网设计,锐利的前后灯组设计,都更具未来感和科技范;而黑色饰条所形成的悬浮式车顶设计,加上逆向的D柱视觉,完全抛离了MPV的商务感。动感的车身侧面走线这种强烈的运动车型造型,无一不显示出海马7X偏重于家用化的定位。

海马上述的变化并不令人惊讶,仔细审视这几年的家用轿车产品——从思域到雷凌,还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qh/4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