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9时,“云台秋意”写生走进“世外桃源”——宿城……枫树湾景区。
《云台秋意》——徐峰
溪水潺潺唱秋晚,穿丛绕石汇龙潭。
海上云台增秋色,红叶传情不忍还。
宿城枫树湾景区位于连云港市宿城乡夏庄村后沟,云台山隧道南出口西侧,因山谷方圆亩遍生原始枫香树而得名。距城区14公里,距疏港高速米,交通便捷。景区峰岭峻峭、飞瀑流泉、林木繁茂,环境优美。主要景点有:“丹桂坊”雕梁画栋,“古池水”明目去疾,“嫦娥池”澄清碧透,“玉兔洞”巧夺天工,“龙潭瀑布”匹练飞空,“红枫花溪”涧水鸣琴,“龙床”、“巨鲨”、“海狮”、“八戒跳涧”鬼斧神工,惟妙惟肖。“丹桂传奇”引人入胜,两株丹桂,三棵木瓜虽历经年风雨沧桑,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令人叹为观止,枫叶红时,丹桂飘香,金瓜累枝,置身园中,暗香浮动,沁人心脾,宛入桂殿兰宫。枫树湾最美的季节是秋天,枫叶如丹,“枫”情万种,层林尽染,灿若明霞,美不胜收,可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相媲美,集山、水、林、泉、洞、瀑、坊为一体,被誉为“江苏山水画廊”,是著名的红叶观赏地,国家级风景旅游区。
风景介绍
霜叶红于二月花
翠竹幽篁掩径,黄花红叶争辉。半湖山色半湖晖,一阵西风摇碎。
石上清流潺缓,岭间云霭萦回。枫香夹岸笑靥绯,谁然霜林如醉?
这首《西江月》道出了宿城秋色的艳美,宿城的枫香树很多,而枫香树最多的地方在夏庄北边的后沟里。山坡上,路径边,溪沟旁,到处是枫树,一片一片,一丛一丛,密密层层,重重迭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怪不得这里被称作“枫树湾”呢!这是一片山谷,随山势由低向高,绵亘六七里,方圆近亩的枫林,秋天漫山红云,是全国少见的枫树林之一,可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媲美。
云台秋意写生行程人员:赵建军、石友君、时锦平、冯伟、严兆丽、张家旺、徐峰。
写生花絮:
写生部分作品欣赏:
下午,在海上云台山的杜鹃园进行了笔会,场主张庭来热情接待。
徐峰为这次写生编写了诗词:
《云台秋意》
溪水潺潺唱秋晚,
穿丛绕石汇龙潭。
海上云台增秋色,
红叶传情不忍还。
书法家石友君与赵建军合作题写“云台秋意”写生作品。
笔会现场花絮:
枫树湾历史景观
古驰圣水
枫树湾入口处,左边是高挑的象鼻岭,右边是独蹲在山岭上的天蟾石,这里有“天蟾临象卧,古池接圣水”的传说。在象鼻岭东端,数块巨石叠起了一个小山峰,上面在南北相聚八九米的两处凹池里,有直径约为80厘米左右的两池清水,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古池”。传说此水出自象鼻的两个鼻孔,常年不干,是东方圣水,若用此水洗眼,可使双目四季常明,不患眼疾。
龙潭锣鼓
沿林中石径向深处走去,不远处,只见一石桥飞跨山涧,头上古树遮荫,脚下流水汩汩。沿涧水向下走50米,有一池宽数十米,波平如镜,清澈见底。再向下十几米便是小龙潭,这里的水更深、更清,传说此潭在夜深人静时,里面时常传出敲打有序、热闹悦耳的锣鼓声。据传有人在夜晚山村寂静无声时,偶尔能听到这里传出热闹非凡的锣鼓声,给这处龙潭罩上神秘的色彩。
枫仙听禅处
从石桥向左,在枫林中走出不远,只见茂林修竹中,老藤缠挂,古树参天。一块高不过两米,方圆数米的巨石横卧面前,石面平整光挂,四周苔绿草深,一条石径弯曲近前,这就是”枫仙听禅处“。传说古时候云台山中有一身披红衣的枫树神仙,平日里行侠仗义,为民除害。闲暇时,常来这块巨石上静坐,或解下身上的佩剑在石上磨。石旁溪涧中的淙淙流水,如同禅音,人们便把这块石头称之为枫仙听禅处,又称磨剑石。
丹桂传奇
由磨剑石向南,在木瓜海棠的掩映下,有一处花木扶疏的石墙花园,这就是丹桂园,园中央有两株桂花树,枝叶繁茂,为连云港市的桂花树王。据当地群众介绍,这两棵丹桂树是他们老祖宗用船从江南运来的,至今已有近年的树龄。每到农历八月,花开满树,一片金黄,香飘十里,整个枫树湾都浸在浓郁的桂花香里,据说夜深人静时,坐在这两棵桂花树下还能听到月宫里传来嫦娥歌舞笙箫的声音,隐隐约约,但十分动听。
八戒眺涧
出丹桂园西行不久,山中石路上有一巨石横立,那伸向山涧的长嘴和贪婪的小眼,酷似一头野猪,这头野猪静悄悄的躲在这枫林深处,偷看嫦娥池中嫦娥和仙女洗澡,据传说,这块石头就是猪八戒变的。
白象戏水
穿过”八戒眺涧“向西看,山涧中一头白色石象深伏在草丛中,那长长的鼻子伸向涧水里,似乎正吸着这甘甜的清水,这一景就叫白象戏水。传说这是东汉时,康居国高僧康僧会骑一头白象来宿城传经布道,这块石头就是康僧会的坐骑变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