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张克环
编辑
鄢丹
作者
桑田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海马汽车“卖房求生”,
新能源能成为它的救赎之路?
4月23日,海马汽车停牌一天,同时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戴上了“ST”的帽子。4月30日,海马发布公告,更正了此前公布年报中的部分错误数据。财报显示,营业收入50.47亿元,同比下滑-47.88%。与此同时,海马欲出售套闲置房产的公告也引发了网友的纷纷吐槽。
曾经靠着福美来风靡一时的海马汽车,如今落到如此困境,让人不禁为之扼腕。
事实上,海马汽车并没有放弃复兴的努力。年,海马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就由负转正,从年的流出18.08亿元,转为流入4.89亿元。
海马上一款月销量过万的车型,是年推出的SUV车型S5。年,海马开始启动聚焦品类战略,聚焦SUV和被称为“强动力”的涡轮增压车型。但随着车市大环境的改变,以及SUV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海马从年开始呈现销量滑坡的态势。
海马汽车董事长孙忠春曾经在公开场合比喻海马正在经历“第四次创业”。年,海马新能源汽车实现了73%的同比增长。海马汽车曾表示,在S8之后,海马将于年底推出一款为多口家庭量身定制的七座多功能家庭车VF00。年开始,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全新可变平台电动汽车公里、公里、公里三种续航车型将相继投放市场。
但实事求是地说,海马汽车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已经落后于主流品牌。尽管,海南已经宣布要逐月禁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到年之前全面禁售燃油车。但作为海南唯一汽车企业的海马,能否撑到年,也还是个未知数……
吉利汽车回应:
公司发展稳健没有降薪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全球汽车行业的“寒冬”已经到来。前些年风光无限的吉利汽车,也逐渐放缓了脚步,采取更稳健的战略。就在本周,网上流传一份关于吉利汽车员工自愿降薪的申请书,一些人认为,这是强迫员工降薪来维持公司发展。这一事件也被视为吉利出现运营危机的信号。
5月15日,针对这一事件,吉利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表示,吉利汽车各项经营指标良好,发展稳健,没有所谓“降薪”情况出现。同时展示了《关于集团年度员工薪酬调整的通知》文件。
此条信息也被吉利汽车官方微博转发。他同时表示,吉利汽车从5月起正式开展年度薪酬调整工作,本次调薪优秀员工薪酬增长最高可达30%。为了让中高层干部更有使命感、目标感和结果意识,8岗以上员工自愿加入经营结果共担激励机制,目标完成回报会更高。
此前网上流传的图片显示,申请书显示,年是吉利汽车向万辆迈进的关键年,且在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面临巨大挑战的形势下,吉利员工需自愿申请下调工资及年终奖金作为经营共担金,工资调整期限为年5月至年1月,经营共担下调计划完成后,工资恢复为正常发放。
作为主机厂,汽车销售当然是吉利的主要任务,根据销售的业绩来调整薪资似乎并无不妥。当然,尽管吉利辟谣了降薪,但年的中国车市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低潮期,如果吉利都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话,想必有更多的汽车品牌面临生死危机。
蔚来ES8又“燃”了,
电动车领域要“凉”?
5月16日傍晚,一辆蔚来ES8在充电时发生“自燃”,而巧合的是此事件正发生在蔚来汽车总部所在的上海嘉定区安亭镇。
对此,蔚来的官方说法是,车子没有燃烧,只是产生了很多的烟。这一说法遭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
这已经是今年国内第六起电动汽车自燃事件,就在5月14日,一辆特斯拉ModelS在香港一家购物中心的停车场发生自燃,该车停在香港新蒲岗区停车场30分钟后便发生自燃,闭路电视录像显示期间发生了三次爆炸,消防队员花了45分钟才把火扑灭。
而昨日(5月16日)之事故,也是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蔚来ES8第二次发生自燃。曾在4月22日,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发生燃烧。之后,蔚来对该事故进行了说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事故车辆由于之前底盘曾遭受过严重撞击,导致动力电池包左后部外壳与冷却板大面积变形。电池包内部结构在被挤压的状态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短路,最终引发火情。
截至4月底,蔚来的总交付量已经达到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