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手游行业来说,年无疑是群雄争霸的一年。据易观智库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季度监测报告》,年Q3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预计年全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人民币。
市场格局马太效应加强,游戏大厂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年中,不仅端游大厂将重心转移到手游领域,传统企业也纷纷涉猎游戏行业,并购重组不断,正重现着当年PC游戏的盛世。
此外,CP开始抱团取暖,高品质的S级手游在这一年井喷,风投则比以往更谨慎。新的一年,中国手游产业会往哪里走?影响走势的因素又会有哪些呢?
要素1:IP大爆发,手游成主要变现渠道
年在手游领域,IP正逐渐成为决定市场份额的胜负手。以《花千骨》为代表的影视IP席卷手游市场,“影游互动”的创新商业模式将影视IP手游作品推向了高潮。端游厂商也纷纷将经典端游IP移植成手游,以《天龙八部3D》、《梦幻西游》、《热血传奇》等为代表的端游移植作品,热度与品质俱佳,钱景大好。高速增长的移动游戏市场正成为IP主要变现渠道之一。
从《少年三国志》到《梦幻西游》,再到《新仙剑奇侠传》,经典的IP几乎养活了中国一半以上的手游公司,是手游界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要素2:端游页游大规模介入手游走向重度化趋势
年多家端游和页游大厂大规模介入手游,这迅速拉高了重度手游的门槛。“由于重度手游的制作周期长,人力投入多,资金投入大,制作要求更精细,无论画面品质还是配音特效,都使产品的视听体验提高了一个层级,中小CP在以上方面的资源有限,很难拼得过大厂。”中国手游CEO肖剑对此表示。
同时,随着大屏高分高性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玩家对游戏的玩法和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重度的手游将为玩家来带更爽快的体验,并且让游戏进入滚动式的发展模式,拉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一旦玩家接受游戏本身,就会长期保持活跃,使得游戏持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
要素3: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细分市场成取胜关键
在年末的时候,已经有业内人士在提醒,手游市场的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如果手游厂商依旧想靠数量取得胜利,注定会被市场淘汰。
而在细分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产品积累了大量人气,如MOBA领域的《乱斗西游》、《王者荣耀》等;策略类的《列王的纷争》,《超级舰队》等;二次元的《战舰少女》、《暖暖环球世界》等;科幻飞行领域的《超时空机战》、《雷霆战机》等。细分领域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竞相抢占的战场,科幻题材也越来越受到厂商的重视,年或成为国产科幻浪潮兴起的元年,游族影视花巨资拿下的《三体》IP,代表了国内游戏厂商对大科幻题材的日益重视,无论对电影还是游戏来说,科幻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要素4:流量改革助手游走向巅峰
进入年以来,4G网络对于移动游戏的推动作用雷声大,雨点小,其原因就在于4G网络有限的普及范围和高额的流量费用。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就多次提及宽带提速和降低流量费的改革意见。工信部日前公布的网络提速降费总目标表示,到年底,将实现4G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流量平均资费水平大幅下降三大既定目标。
通过廉价的4G移动数据流量,以及高速的城市WIFI网络,移动游戏全国范围内的网络环境将会有质的飞跃,这也预示着移动游戏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流量改革的不断推进,端游中的组队大副本、团竞MOBA游戏等“重联网”玩法也将在移动端大放异彩,手游将再次迎来新的风口。
要素5:数据营销让游戏厂商更贴近玩家
年,DataEye、TalkingData等专注手游数据服务的企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DataEye还获得了A轮0万融资。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已经逐步赢得了厂商的信任。通过运营深度挖掘用户的消费能力,拉高产品生命周期是保证整个市场继续增长的关键点。
针对不同的用户,在精准营销系统中,广告商还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广告推荐。对于战争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