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4月27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上逛了一圈,主要看了两种车:MPV与SUV。这俩都是功能车,区别在于底盘离地的高与矮。其中,MPV是最佳的家庭车,因为它最实用。不过,实用价值受限于座椅设计,有的设计真棒,有的真草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嘉华,真心不觉得韩国车性能有多好,可人家的功能设计实在太用心了。值得咱们学。
我一直很推崇MPV与SUV,认为家庭生活必须得有辆MPV,自己游玩必须得有辆SUV。看重前者的理由是空间大、座椅可变;看重后者的理由是底盘离地高,面对烂路不着急。接受SUV的人越来越多,接受MPV的人,似乎还少一些,但也没太少,五菱宏光和宝俊每月都能卖出好几万辆,可见网络中的主流,与现实的主流,存在较大落差。在网上看不见几个汽车媒体为MPV唱赞歌的,大家 每次提到MPV,总有人撇嘴:就一货车,不够档次。温和一点儿的则鄙视道:这不就是面包车吗?我在途安论坛里,看到有位车主抱怨:明明是大众,他们为啥把它叫面包车呢。
武侠片或动作片里,高手快要出手时,总是不慌不忙,稳稳走向擂台,菜鸟级的对手则是慌慌张张、诚惶诚恐。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菜鸟忙了半天,做了各种预案,可高手一到,立即玩儿完。
有足够的底蕴,有坚实的基础,根本不在乎人家说什么,根本不在乎人家作何评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别说我这车是面包车,您就是说它是垃圾车、大粪车,也妨碍不了我什么。我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身价该是多少还是多少。不会因为我开一法拉利,人家就多给我1万块钱的出场费,也不会因为我开一微面,原本该给的费用就得减一半儿。
比较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要没有妨碍到他人,只要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我会以自己的方式活着。
一句话:为自己而活。
实现这种观点的最佳交通工具,是多功能车。所谓多功能,其实很简单,第一,车身尺寸尽可能大一些(那些看到大车子就担心不好开的人,根本原因是自己的驾驶技术太烂,大车子其实更好开);第二,最好有3排座椅,且后两排座椅可以折叠,折叠之后以地板平整为最佳。
说起来很简单吧?可真要是找到这么一辆车,并不容易。常见的遗憾是:1,座椅无法折叠,或只能有限折叠;2,座椅虽然可以折叠,但折叠后占据空间太大。3,座椅折叠后,地板不平;4,座椅折叠机构非常粗糙,折叠时需要充足的体力,以及运气。
日前去看北京车展,从西门进入,不久走到起亚展台,一辆嘉华摆在靠近展馆入口的位置,于是先看看它。嘉华是大个子MPV,动力是2.2柴油和3.3汽油,入门价26万多,汽油版起码得30万元。
第一次试驾嘉华是在10年前,印象一般,眼下嘉华的前部改进许多,看上去很温馨,也算得上精致。
第二排座椅是2个带双扶手的独立座,左右两侧都有侧拉门,入门级往上的第2个台阶是电动的。相对于轿车外推门,我觉得MPV配备侧拉门更合适,不仅是开间大,实用性强,在狭窄地方更能显示出这种门的优越性。
座椅下面有轨道,可以前后移动。推到最靠前时竖立起来,为载物提供空间。
不用第3排座椅时,第2排座椅的后部空间长1.44米,升起第3排座椅,这一长度缩为0.57米。非常精彩的是,第3排座椅不用时,下沉到地板下面。也就是说,升起第3排座椅后,会腾出一个较深的凹槽,使置物空间高度增为1.31米,弥补了长度缩短的不足。
如果要装大件物体,收起第2排座椅,再往前推,车内空间长达1.9米。这空间,真令人眼馋。
当然,最值得称赞的是座椅折叠设计。相比之下,国内一些MPV的第3排座椅,只能先将椅背放倒,再把整个座椅向前翻转。这种设计在30年前的天津大发上见过,后来金杯一直采用。用在以家庭为主的MPV上,有些不大合适。如果厂家解释为经济车、卖价很低,我感觉绝对是不思进取的借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日本的新干线上,一杯咖啡与一份三明治,折合人民币20元,咖啡不是速溶的,单独提供糖与奶。走访多个国家之后发现,咱们由来已久的某些借口,真是很难理解。归根结底,恐怕还是不肯踏踏实实地干活。什么事儿都是差不多就行,厌恶严谨,追求自由、随意。
嘉华旁边摆着佳乐。如果希望省钱,它也许更合适。这车跟途安一个级别,2.0动力,15.98万元起步,但配置比途安高,且很少听说有烧机油的。
10年前也曾试驾过佳乐,再看眼下的车,真是感觉这10年,韩国人进步太大了(咱们的吉利、长城、奇瑞,进步也非常大)。
佳乐的乘坐空间,与途安很近似,连小桌板也基本相同。较大区别是途安地板中间位置有个较大的凸起,佳乐基本是平整的。最近途安推出了6座款,第2排座是2个独立座,佳乐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设计。
座椅折叠模式是椅背向前放倒。
佳乐也有第3排座椅,后两排座椅全部折叠后,地板很平整。此时地板长度为1.6米,如果从前排中央扶手箱的后缘算起,总长度1.76米。
刚才说到,咱们自己的品牌进步其实也很大。比如海马,海马的SUV有两款,S7与S5,空间、配置与操控都不错,去年我曾开着它跑了一趟滇缅公路,等待出境时,还捎带手走了一趟丙察线——越野爱好者将其视为中国最后一条艰难的进藏线。这次车展上,海马推出了V70,2.0动力7.89万元起,1.5T动力9.89万元起。
内饰风格与S7很相似。方向盘手感还不错。
海马V70有5座、6座、7座3种车型,它的第2排座椅也是独立座,带单扶手。
2个座椅中间还带着个杯架与储物盒。座椅下面有轨道,能前后移动,移动时杯架与储物盒随着一起动。
第3排座椅升起后,后部置物空间长毫米,宽毫米。
收起第3排座椅,行李仓长度毫米,高毫米。缺点是地板不够平整,有个台阶。
10多年前的MPV款式比现在少很多,紧凑型的MPV主要是雷诺风景、马自达普力马,以及大众的途安。途安口碑不错,但销量不佳,每月也就是千余辆的业绩,有些年份更惨。一来因为它的价格有些高,二来是有人认为它是货车,不够档次——这大概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鄙视劳动。人人都希望成为贵族——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次农民起义呢。
款途安的入门指导价15.98万元,比款贵了2万元,但考虑到款式差异与配置,也还算过得去。毕竟,10年前途安刚上市时,2.0手动得要19.8万元呢。
途安有5座款与7座款,这次增加了6座款。第2排座椅是带双扶手的独立座,座椅看上去有些平整,似乎不太舒适,但有扶手,是个优点。
曾经被减配的小桌板又回来了,而且增加了独立的杯架。对于家庭车来说,这是个很实用的设计。
10年前的途安,小桌板可比今天的产品精致多了。尽管杯架不是独立的。
第2排座椅椅背向前折叠,可以做到完全平整。这是个进步。
10年前的途安第2排座椅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能向前翻转,优点是具备快拆功能,可以取下,取下后车内空间非常宽敞,用于搬家都没问题。缺点是由于独立座,乘坐舒适感不如通体座。
第3排座椅的设计与上代途安基本相同,主要差异是头枕,上代途安的头枕,在折叠座椅时需要取下,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
两排座椅都折叠,车内地板很平。
上代途安的地板不够平整,但由于座椅可以快拆,纵向空间更大些。
第3排座椅后部的地板下,是放置遮物帘的地方,这个设计是个退步。上代途安在第3排座椅升起后,遮物帘可以安置在椅背后面,既充分利用了空间,还能起到遮挡窥视者视线的作用,一举两得。
上代途安第3排座椅后部地板下,是个储物盒,用来放置第3排座椅的头枕。
7座和6座版的途安,都没有备胎。但提供了补胎胶与气泵。我尝试过,非常好用,几分钟就能把轮胎补好,继续行驶。美中不足是补胎胶太贵,因为一瓶补胎胶一次就全用了,事后到4S店买,居然要块钱,比买条新胎都贵。
在展馆里,还看到一些更为经济的MPV,比如这辆福田汽车的伽途ix7,15手动,5.99万元起,真是够实惠。
伽途ix7分为5座款、7座款和8座款,展台是辆7座款。第2排座椅是单扶手独立座。
不过,在一些汽车网站,将其归类于微面。事实上,微面与轻型客车是单厢车,而MPV是两厢车。这是个本质的差异。看到售价低就想当然,实在有些可笑。
自从开放二胎之后,媒体上热炒7座车。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不管是1个孩子还是2个孩子,总还有老人吧,过日子总得有些载物需求吧,尤其是经济能力不错的家庭,往往会有第二套住房(自己住,不是买来出租),载物需求会更强烈些。所以,与轿车、SUV相比,MPV是最值得考虑的家庭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