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分享文章,文/图来自撰稿人JackiLXX。
试驾车型:海马S5运动版
驾仕指数:70分
一年多前试驾过过海马S51.5T+CVT的版本,我的整体感觉车型还是很有卖相,但同样存在不少自主品牌常见的细节性问题,比如CVT遇上涡轮迟滞的那种泄气感。可稍有遗憾的是,即便我觉得海马S5在当时还算有竞争力,中国入门级买家对于花11万元买一款“非著名自主品牌”的CVT版本SUV车型还是很犹豫的。所以,海马郑州基地在筹备了大半年后推出了1.5T+6MT动力总成的海马S5运动版,起步价格不到9万元,随后正如厂家自己所预料的那样,海马S5的销量蹭蹭蹭的上涨。到了今年1月份,海马S5已经达到了1.5万辆,和哈弗H2相当,甚至超过了大热车型众泰T,这其中1.5T手动挡车型贡献不小。
有意思的,我专门查了一下,国产车销冠哈弗H6是1.5T+6MT销量最大,哈弗H2也是1.5T+6MT,还有东南也是靠1.5T+6MT这样的搭配成功翻身,另外还有名爵锐腾也是1.5T+6MT,可以说1.5T+6MT几乎是自主SUV车型成功的“必备因素”。换一个角度想,之所以市场流行1.5T+6MT,那是因为消费者对这个搭配很认可,但为什么会认可呢?这是我在试驾海马S5运动版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里我想先说试驾感受,再说结论。
海马S5运动版其实就是1.5T车型的手动版,在外观和内饰上并没有实质的变化。在我看来,海马S5运动版的整体设计还是能够支撑起海马当前强调的“青春活力”定位,尤其是外观的虎鲨大灯和回型的车身腰线两个设计元素,常看常新。
但是既然定名为“运动版”,海马郑州方面还是给新款车型增加了一些运动元素。新的刀锋式17寸轮毂看上去够酷,而红色刹车卡钳则成为运动版身份最容易辨识的地方。内饰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在原有的黑内饰基础上,座椅边缘都加了红色色块拼接,而手动档把也采用了红色缝线,还有车门扶手处的大红撞色搭配,这些都是年轻族群所更偏好的。
精致感不够是内饰的一个问题。比如车载音响的旋钮质感太过廉价,仿皮座椅看上去也很一般,四幅方向盘设计偏大,加上仪表盘中间的行车电脑显示屏不够精细,可你想想它的价格也就觉得没什么好抱怨的了。例如,我们所试驾的次低配才9万元出头,但是真皮座椅、倒车雷达、多功能方向盘、GPS导航、中控显示屏、自动空调、车载蓝牙应有尽有,再高一档的配置还有全景摄像头、电动天窗、胎压监测、感应雨刷等也不超过10万元,实在是丰富的吓人。
我们一直觉得,海马汽车得益于以前海南马自达时代积累的研发资源,车型的机械素质普遍表现都还不错,比起众泰、陆风这类山寨、复刻起家的小厂还是更有底蕴。这些好的地方甚至都不用等到上路就能体会到,当你起步动作做完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整个过程的顺畅,离合没有生涩感或者模糊感,档位也很清晰,油门也并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那种初段灵敏的调校方式以突显“冲劲”,方向盘虽然没有电动助力,但是液压助力也不算太重,看来整体调校是偏向舒适易用。
在城市道路上开起来,即便是在涡轮没有启动之前也能够推动车子,不过不知道是海马有意还是无意,偏向柔和调校的油门让海马S5的涡轮启动不会那么积极,前段似乎有点“虚”。好处在于,在城里低速跟车时,油门软,转速不会那么快进入涡轮介入的区间,这样就不会有闯动感,提升了不少舒适性。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旦想超车,这时候你踩下油门后,发动机会迟疑一下,车子才会来劲,时速超过转以后、甚至转你才能充分感受到扭力释放带来的充沛动力,感觉不是那么线性。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上你显然不可能让扭力释放得太持久,往往是刚刚扭力全部释放你就得踩刹车,这时候就可能让旁边的人觉得坐的不太顺畅。
相比于当初试驾1.5TCVT车型,手动档车型的好处就在于,在你知道1.5T发动机可能会响应慢半拍以后,你可以进行自我调整,以保证发动机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高效的发力区间。
这次试驾的路程我选择了一段20公里的上山路,其中不少路段的坡度够陡,试想如果是CVT车型一旦在上坡时遇到慢速行车,发动机转速处于转以下发不出力,那真是把脚踩进油门也只能“龟速”前进。这时候开手动挡就会很好了,用2挡足以应付大部分山路,偶尔遇到大坡度你可以直接切1挡迅速拉起转速,一口气冲上去再换2挡。只是你可能要记得,类似1.5T这样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在上山速度不快时不要挂3挡了,一旦3挡换回2挡后转速落在转以下,你就等着坡道起步吧。
当然,最有驾驶乐趣的部分还是下山。2挡和3挡不停切换,保持转速在转到转,始终让扭力可能充分释放,遇到弯道即便是减速下来也能马上把速度提上去。这时候不要忘记了海马S5的四轮独立悬挂带来的操控优势,在整个跑山路的过程中你都能感受到底盘相当扎实,而且底盘支撑性十足,加上不到4.4米的车身远比哈弗H6这些大车更加紧凑,跑起来真的非常有意思。当然,底盘拥有良好支撑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悬挂比较硬,在城市道路驾驶还好,一旦路面细碎颠簸很多的话,底盘不会过滤那么多细节,几乎是直接清晰的传递上来,这时候再开快了后排乘客估计会有些意见了。
这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对于1.5T和6MT的配置这么钟爱。
首先,1.5T发动机对于一款紧凑型SUV来说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
1、涡轮启动后带来了多牛的大扭矩和匹以上马力相当于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即便低扭往往偏弱,但是那种突然发力很对国人喜欢“推背感”的认知;
2、1.5T小排量发动机带来的性价比优势也很明显,仅比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贵1万元,但是驾驶体验提升足够多,而价格也比那些合资品牌1.8T、2.0T车型便宜一大截;
3、涡轮增压技术对于买家而言是一个“技术象征”,就是别人都买涡轮增压我也要买,比如同样车型中1.6L/2.0L排量往往销量不及1.5T的排量;
4、1.5T车型还能满足购置税优惠的条件,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的选择;
5、虽然无论大小车型都采用1.5T发动机可能有点不够多样化,但是1.5T一个排量可以覆盖到原来需要1.6L、1.8L、2.0L车型等多个排量的产品,让厂家自己也愿意搭载,从规模的角度来讲则是降低了成本,从定价的角度来说更有优势。
而选择6MT呢,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心理因素——由于很多运动化车型都是采用6MT变速箱,多一个档位会显得技术更先进、更运动。实际上对于自主SUV车型来说,6MT主要带来的变化还是高速巡航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油耗,特别是由于小排量涡轮增压在城市道路的油耗其实并不低,这样通过高速巡航的低转速来平衡油耗。
从海马S5运动版这样的车型体验下来,我想1.5T+6MT的SUV车型之所以能大卖,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消费者单纯觉得省钱,否则消费者也不会花10万元买一辆手动挡了。在我看来,消费者愿意为这个动力总成买单,主要还是认为1.5T所带来的性能优势足够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够有“推背感”——达成心理满足感;又能够省油——让自己可以接受;配置还高——开起来有面子;还能够省税——能节约一点算一点,所以即便驾驶感上没那么线性也无所谓了。
图片版权声明:
在知识共享(CrativCommons)许可协议下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所有商业使用请联系驾仕派。
◎本文版权由驾仕派所有,侵权必究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