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话月宫月宫知识知几何

十桂胜如五柳,九秋赛过三春。中秋自有天然风韵。秋月如诗,秋景如画,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嫦娥寂恨广寒宫,吴刚伐桂思斟酒。古诗中的月宫里有嫦娥、有吴刚、有玉兔、有银蟾、有桂树。广寒宫里并非我们想象的凄冷与孤寂!月亮被称为月球,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月宫又名广寒宫,是中国神话月亮中的宫殿。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嫦娥。嫦娥奔月的传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其版本也很多,有抛夫独吞不死药版、被逼无奈版、后羿赠药版、拯救黎民版、后羿不忠版等等。众说纷纭,这里就不再赘述。月宫为什么叫蟾宫,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广寒宫殿是具有宇宙灵性的蟾蜍幻化而成的宫殿,所以称作蟾宫。另一种说法是嫦娥在偷窃了不死神药,飞身到月亮之后就变成了丑陋的蟾蜍,被罚终日捣“不死之药”,年复一年,化成为了月精,广寒宫被称作蟾宫。月宫里玉兔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玉兔本是后羿,因为嫦娥奔月后独自生活在广寒宫,非常思念后羿,后羿为了与嫦娥在一起,变成了嫦娥最爱的小白兔,两人在月宫中一起生活长久相伴。另一种说玉兔就是嫦娥,“玉兔”源于“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虎”的土语。他们不但自称为虎,将月神也称为虎神,其土语即是“於菟”。后来文字由于望文生义发生的错误,导致“於”同“玉”,“兔”代“菟”,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玉兔捣药,即是嫦娥捣药。月宫中有桂树的传说不知始于何时,传说月亮里的月桂树有五百丈之高,而且是棵不死之树。也许是因为月桂树的美丽与清香,尤其在月色下,月桂的香气越发浓烈,才使人们格外偏爱月桂,把月亮与桂树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其它的植物吧。“吴刚伐桂”“吴刚斫桂”的传说据《山海经》记载,吴刚是西河人,离家三载学仙道,太阳神炎帝之孙伯陵,趁机与吴刚的妻子私通,并生下三个儿子,吴刚回来一怒之下杀死伯陵,因此惹怒了炎帝,炎帝把吴刚发配到月宫,惩罚他砍伐月桂树,直到砍伐完毕方可休息,但月桂是不死之树,随砍即合,后世因而得见,吴刚在月中永无休止地砍伐月桂。吴刚的妻子身感内疚,命她的三个儿子飞上月宫,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白兔”另外一个不详。也许是古人觉得广寒宫太过冷清寂寥吧!才杜撰出许多与月宫有关的传说。由月宫里的传说引申出的成语比喻天上明月的成语如“玉兔银蟾”、“广寒仙子”、“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月里嫦娥”等。因月桂树的“桂”与“贵”谐音,民间更喜欢桂树所散发出的“贵气”。枣树与桂树图案组合,寓意“早生贵子”;莲花与桂花图案组合,寓意“连生贵子”;桂花与桃花图案组合,寓意“贵寿无极”等等。由于桂树是仙树、吉祥树,凡是科举应考得中、金榜题名、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都称为“折桂”,如“月中折桂”、“蟾宫折桂”、“蟾宫扳桂”、“攀蟾折桂”等。根据桂树散发的香气有成语:如“桂殿兰宫”、“桂馥兰芳”、“桂子飘香”、“桂子兰孙”、“十里桂花香”、“丹桂飘香”等。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月宫对于我们是遥不可及的传说,就让这些美丽动人的传说,温暖镌咏成时光开不败的嫣然,我们只要明白这世间所有的悲欢纠葛,都有其各自的辗转起伏。叹天涯情切切,怜海角意浓浓,让素心在岁月中沉淀,在流年里馨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qd/13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