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脊兽。
小时候,在家闲的无聊的时候,
妈妈总是说:
看你闲的五脊六兽的,快出去玩会儿!
那么这个五脊六兽,到底是什么呢?
五脊六兽
脊兽,就是中国古建筑屋脊上排排站的那些小宠物们。
那为什么是五个脊和六个兽呢?
这得先从中国古建筑的屋页类型说起。
在等级观念十分浓厚的古代,人们对于建筑屋顶的样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屋顶样式用于不同规格等级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样式
比如,庑殿顶和歇山顶的等级是最高的,通常被用在宫殿或者寺庙等地;攒尖顶被用在亭子、宝塔等圆顶或者方顶的建筑中;而普通人家的房顶通常采用的是悬山顶和硬山顶的样式。
在屋顶上,前后左右四面各有一个斜坡,前后两坡相交处称为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交则形成了四条垂脊,这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同组成了我们所说的“五脊六兽”中的五脊。
五脊
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这便是“六兽”。
太和殿脊兽
脊兽的数量与建筑的等级有关。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那最多有几个呢?
十个。
全中国只有一个建筑有十个,
那就是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又叫金銮殿。
太和殿
它的十个小宠物分别叫: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详谈神兽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不用说了,都是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角色。
?先来说说狻猊[suanni]。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狻猊就是龙子之一。传说中狻猊喜烟火,所以形象一般在香炉上出现。
狻猊香炉
在佛教中,狻猊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也有叫它金猊,或者青狮子。
?下面再来说说这位獬豸[xiezhi]。
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一种神兽,但不是龙的儿子。传说中,它身似麒麟,头有一角,能辩是非。当两人争执不下时,獬豸会用独角顶倒狡辩之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平、公正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司法的象征。
故宫内獬豸
獬豸因为善辨是非,自古就是“法”的化身,被当成监察、审计和司法官员廉明正直、执法公正的象征和标志,在春秋时期,司法官员的帽子都是按照它的样子做的,名叫“獬豸冠”。而官员的衣服也用它做为“补子”的图案。
官服补子上的獬豸
?再来说说排在最后一名的行什[hangshi]。
太和殿琉璃行什
行什,也称行拾,属于压尾兽,因为排行第十,故得此名。
行什的形象与封神榜中的雷震子颇为相似,尖嘴猴腮,背生两翼,手持金刚杵。放在房脊上能够降妖除魔,防雷防火。
?最后谈谈骑凤仙人。
在太和殿的屋脊之上,十个小兽排排站。而站在他们最前面的是一个人物形象。这个人就是——骑凤仙人。
关于“骑凤仙人”的由来,有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齐国攻打燕国,反被燕国大将乐毅打败。齐国国君齐缗王大败,被追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危急之中,一只大鸟突然飞到眼前,他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后人便将这个大鸟放在建筑脊端,表示可以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起初,这些脊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以实用为主。后来,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这些小兽们也被人们赋予了装饰和避邪的功能。
人们将屋脊上的小兽,奉为神兽,并顶礼膜拜,认为它们可以“护脊消灾”,这些小兽们也就渐渐的成为了盘踞在房顶上的守护神。
骑凤仙人+若干小兽+戗兽,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屋檐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小精灵们历经千百年的朝代更替,风霜雨雪,忠实的护卫着脚下的楼台庭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