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我很少在公开场合吹票了,本文依然没有吹票的意思。无论您看多还是看空,无论做短、中、长线,都需要对企业的长期基本面和行业的一些关键问题做出应有的判断。本文的出发点即是基于此,所有观点和角度,茶馆主人力求客观、公正,追求实体经济真正的逻辑,以此为前提,再谈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可能的表现。
既然是正说,那一定是正襟危坐的说话,这次不是说相声的口气。来,今晚咱们一段严肃的。让你们看看,平时俺脱了大褂、穿着西装时,考虑的是多么的理性和冷酷。
要想了解一只股,我们首先要认真理性的看待一个行业。
一、伤痕累累、寒意逼人的汽车产业
大家都知道,海马汽车是茶馆主人的股。从道理上讲,这不是一只优质的汽车股。事实上,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因为恶劣的经济大环境影响,没有任何一家国产车称得上“优质”。国外也是如此,通用、大众等企业都早已感受到了阵阵寒意。连成本结构做的最好、供应链最科学的日系车,本田、丰田、日产,都开始感受到了严峻的成本压力,日产更是直接在全球推动了战略收缩。前不久,茶馆主人实地拜访了国产和外资车企,并进入车间查看实际情况,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因为敏感原因,就不公开讨论了。
我们从股市的表现中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车市的惨淡。国内上汽、广汽、长城、吉利的利润增速都可以说比较凄凉,长安汽车更是造出了一笔巨额亏损出来。前不久,坊间纷纷传言几大车企要倒闭,列为了金融高风险企业,像什么众泰、力帆之流,虽然不是ST,但在我看来与ST也无甚差别。在ST大军里,还有ST安凯陪着海马(当然安凯相对幸运一点,被中车产投看上了)。
国产车商没有核心技术竞争力,早晚是要现原形的,而且越是经济下行,那些销量不利导致现金吃紧的,首当其冲的遭受重创。如果你能销售压力和成本压力部分传导给经销商的话,那渠道这块死的更快。比如现在谁还愿意开4S店?连奔驰、奥迪的渠道商都闹过。大而全的4S连锁店就更不行了,几近破产,有只股叫ST庞大,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前世今生。我的江淮国产特斯拉就是在庞大买的,几个月后回去保养,发现关张跑路了。
不看燃油车的话,新能源车的情况就理想了吗?你看着最近锂电版块风云再起,还不是靠特斯拉吹上去的,顺带着狂拉宁德时代,单一的王者并不能掩盖行业整体的悲伤。多少国产新能源车在补贴退坡的过程中一步步显露原形。你看着比亚迪吹什么刀片电池,本质上那玩意儿不是革命性的创新,能在业绩展望上体现多大价值,要打个问号。
我们看年的数据,国内前三大销量: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也早就上市了,起了个名叫北汽烂股(北汽蓝谷,原先的SST前锋,也曾是我的股))、吉利汽车。第一名的比亚迪也就18万辆、北汽新能源不到12万辆。这还不算各种新进入者,几乎所有的合资厂商都有了电动车型。如果特斯拉在华真的超大规模量产并按当前可怕的低价上市,所有的国产新能源车都不是对手。我说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不信你拿随便一辆特斯拉和长城那个什么欧拉比,欧拉的那个样子谁还会再买。
不光国产新能源车,所有的除特斯拉外的车商都感受到了极大压力。前几天的车展,国内各大品牌都去了,疯狂的吹什么车联网、智能驾驶,迎合一下股市的概念还可以,但实际经济是不相信这一套的。
连大牌车企都如此,更何况当前销售排名倒数、多年没有新车型的海马呢。而这,正是我们要考虑投资的最基本前提:行业状况烂、企业基本面更烂,是我们长期以来投资ST股的基本要素。我为什么要选择汽车产业作为年的必配之一,就是因为从行业大局上看,作为国内三大真正称得上万亿规模的产业之一来说,汽车行业,是未来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当消费者去买车,而是买的股票。
二、汽车行业,永远不会摆脱周期行业的命运
我不喜欢言必称巴菲特,但巴菲特那句话是对的。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竞争激烈,不适合长期稳定投资。这两天爆出来,那个孙骗子和巴菲特终于吃饭了,股神他老人家还顺带着点评了特斯拉,说马斯克是个天才,但依然不看好特斯拉。我想他从超长期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是合理的。
但不妨碍现在特斯拉如日中天,因为新能源要想全面接管燃油车,还早呢,可供开荒的市场份额还是天量。这就是我们周期派与传统价投派的不同。
周期,我们要么去买未来将一骑绝尘,处于上升期的;要么买看似夕阳但涉及国计民生大局的,行业已经触底的。那问题来了,汽车行业触底了吗?
三、这次疫情将有利于行业加速触底,至少从股价上是这个逻辑,实体经济可未必哦。
我们仅仅拿湖北来举例,本次疫情核心区年汽车产量居全国第四;疫情较严重的广东省产量则为全国第一。两省均宣布延期复工,无疑将对2月份的车市造成严重打击。
大家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权威专家一直在强调,疫情拐点远未来到。现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到什么程度呢?湖北感冒了,全球汽车产业都得打喷嚏。我说这话,一点都不过分。湖北一直是汽车厂商的生产加工基地。除了汽车制造厂,那里还有70多家生产汽车和卡车照明、电气和制动系统部件的企业。如果上游供应商系统紊乱了,一是拖延整车厂商的生产计划;二是有可能大量上游的中小企业这一波就因资金问题熬不下去了。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这场疫情2月份还没有事实上完全控制住,整个车市受到10%的影响,应该不是危言耸听吧。
之所以要把整个行业情况掰给大家看,不是为了塑造悲观厌世的情绪。而恰恰是让大家看到,汽车行业在下行期出现了雪上加霜的叠加反应,往往是投资的窗口期。不用等否极泰来具体是什么时候来,你只需要买的足够便宜即可。另外,要做到客观认识,我们千万不要把汽车行业作为长期投资的标的。所以,汽车行业的投资期限,和投资思路,一定要按照周期去把握。
现在的汽车行业,实际经营未必探底,但股价已经探底了。年到年是汽车股上市的高峰期,当初众泰汽车借壳金马股份时,我就跟朋友说过,这一波炒作将是历年来的高点,如今看来是乌鸦嘴了。如果一个行业,集成厂商和上下游配套厂商集中上市,一定是行业的高点。因为企业预计要储备冬粮了,需要降低融资成本了,单纯业务上已经有压力了,谁上市晚谁就缺乏竞争力了,那一定是整个行业盛极而衰的先行指标。
四、下一步行业可能的利好,是股价预期反转(伪反转也没关系)的催化剂
汽车行业一定是经济刺激政策大礼包中要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