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梦记008月宫植物考

七夕,月坛和百花馆里琼瑰开放。

琼瑰的花瓣如同牛奶一般华美,它带有一抹极淡极淡的红晕,淡到几乎看不出来。广寒宫里的植物,多为孤洁、淡泊、冰寒之美,这抹红晕,应七夕之景开放,是难得的喜色。

天风驰过,琼瑰随之摇曳,花萼部位反射出细碎的星光,远看似仙麟落满玉池。

要是不巧碰上七夕落雨,琼瑰花瓣被雨打落,素娥们便捡了去,待其干化后,穿针引线做成头饰和环佩,极好看。

也有捡去做琼瑰香膏的。做香膏要用到人间的蜂蜡。

实际上,广寒宫与人间的通航通商是存在的,交通工具便是星槎。被选中的人间商人收到指引,乘坐星槎前往广寒宫,带去仙娥们需要的物品,以换取月桂树的金粟。

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被选中的商人,自然也不会在人间大肆张扬,无端增加自己的竞争对手。偶有酒后得意说漏嘴的,也被他人当作胡言一笑而过。

琼瑰香膏的做法并不复杂,只需将花瓣磨成细末,匀和晨露与蜂蜡、汞粉,即可制成。汞粉是有毒性的,但它美白的作用强大。汞粉用量太重,损伤仙体那是肯定的,就像吸毒吸烟一样。一具原本冰清玉洁、纤尘不染的仙体,若是沉溺于此,最后必然会被渐渐地侵蚀。但是仍有仙娥为了爱美选择铤而走险,实在是个无奈的事情。

别说神仙不吃饭、不碰美食。若真是如此,做神仙有甚么意思呢?王母娘娘为何还要举办蟠桃宴会呢?恰恰相反,享受美食正是神仙日子里的一大福利。

琼瑰酥陀即是一道精美点心,是正宗的天厨妙供。摘取开得正好的琼瑰花瓣,与芝草末、玉屑粉、昆仑山雪蜜入模成型,以柏麝熏蒸。九蒸九制过程中,每个回合需喷仙掌露冷却,使琼瑰的香味与玉屑彻底结合,透彻入味。苏轼曾经多次想象天上酥陀之味,每每吃到赞不绝口的美味,就拿天上酥陀进行比喻,心中难免也是渴望神仙般的逍遥快活。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短短十个字,填满了少女们心中的所有幻想,渴望着在有生之年,能有幸遇到这样一个在完美无瑕、如同星月一般俊朗雅致、气节不凡的如意郎君。

而且他必须是唯一的。

无双树开无双花,它也是唯一的。

初夏,是绣球花的天下。各种颜色的绣球花,有着自己的魅:淡紫梦幻、淡蓝神秘、淡绿清雅、粉红浪漫、玫红娇羞、纯白……

那是什么?圣洁、光明、一眼入怀的满目纯白.我误以为是南半球的冬季来了,带着发散着热力的雪……原来,是无双树开花了。

无双树又名琼花木,与绣球花较像。琼花八朵小白花环抱一盘,开起花没有绣球花那样整团整簇、繁茂隆重,却多出一份素雅和宁静,而琼花背后的文化底蕴,比绣球要深厚许多。

人间琼花事,最著名的当然属隋炀帝下扬州,有人说他开凿大运河的初心是为了下扬州看琼花–那是把杨广看扁了。

扬州有琼花观,旁有无双亭,“琼花一树世无双”,这无双亭是欧阳修建造的。

古人把琼花比作天上仙葩落入人间,为其倾倒,称其“无双”,说“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评价至高无上。现代人倒是追捧绣球花更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一是绣球花出现得晚,关于它的记载最早才出现在宋朝。其二,琼花自带皇家传闻,依托于帝皇之偏爱而被民间当作天外仙物追捧。三,以宋的审美来看,当时的人们更喜欢清丽、简单、淡雅的琼花,是可以理解的。

人间有琼花木,广寒宫里也有琼花,称为“无双木”,只是广寒宫里的琼花,质地当然是不一样的。

广寒宫里无双木开出的琼花,仙姿冰体,花瓣片片如羊脂白玉,跟琼瑰花瓣颜色接近,但没有红晕,白净得非常彻底。这是一种不染凡尘、可以称得上“贞洁”的白。

扬州琼花观里的无双亭旁边,有一口古井很有意思,我想象它是与广寒宫里的八宝琉璃井相通的。八宝琉璃井是广寒宫与三界沟通的另外一种有效渠道,但仅限于信息传递,不可渡人。就像今天的通信电缆,嫦娥通过它们可以和天上、地下以及海底的神仙们保持联系。

无双亭旁的古井,有可能是当年的挖井人擅自接入神仙们的“网络”,希望获得一些有益信息,比如如何延年益寿,如何家业兴旺,如何财运不断,等等,等等。凡间有正规接入神仙“网络”的地点,这些地方多为自然造化神奇之处,被称为“洞天”。无双亭旁边的古井是否正规洞天我无法求证,因为它是人工打造的。造井者在井上安放了一座顶部中空的亭子,以使雨水汇聚流入井中,意为通天地、聚财富,把肥水全部流聚到自己挖的井中,并取名“玉钩洞天”。类似做法在我们江南一带的古宅中也不罕见,雨水通常是汇聚流入院子的天井中央,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古人认为人间的琼花就是天上的无双树带来的。传说有个神仙下凡到扬州游玩,跟人们描述琼花之美,无人相信,于是他取出一片白玉种下,即刻发芽成长开花,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凡人看了自是目瞪口呆,震撼于琼花之美,便一传十十传百,言此花天下无双。

这个神仙的做法,有泄漏天机之嫌。但扬州得益于此,有了此后隋炀帝下扬州赏琼花的故事。按照时间看,神仙下凡种琼花发生在汉代,时间上也是合理的。

婆娑树、娑婆树、娑罗树、婆罗树……这几个名称一直非常混乱,很多古人的诗词中也是分不清楚,不知所指。还有菩提树,跟以上所提的几种树,是不是在佛教中,其实都是泛泛指同一种圣树?

找不到权威人士的解析,我暂且引用康熙大帝的定义,他曾经赞美娑罗树为不容易得的珍木,还说“此树惟应月中有”。

人间的娑罗树可能是月宫娑罗树的映射,它投映在人间佛教圣地里.比如我们杭州的灵隐寺、法喜寺等寺庙里,都可以见到娑罗树繁茂的身影。而真正的娑罗树,则长在广寒宫里,由月光菩萨负责管理和维护,因月光菩萨是佛教里月宫系统的主人。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mhaimaa.com/hmpb/12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